是因為她說了「我為皇姐殺之」,把鍋直接甩到了武明熙頭上,所以武明熙才把她隱去了嗎?
夏雨舒覺得不太可能。
「不過你放心,我不會死的。」
「我很放心。」言希說,畢竟祝首輔和她的女兒都沒死,其她人就更不可能因此喪命了。
「那你煩個什麼勁?」夏雨舒瞥了一眼她緊皺的眉頭。
「誰說我煩這件事了?你如果真的和這件事有點關係,我看熱鬧還來不及呢,怎麼會煩?我煩的是我的領帶!沒見我扯它扯半天了嗎?」
說話間,言希終於把領帶扯下來了,團成球摔進垃圾桶里,重重地呼出一口氣,「好久沒穿正裝了,還有點不適應,領帶太礙事了,我以前是怎麼忍受這種東西的?」
夏雨舒無語。
**
就連平時沒個正形的言希也穿了正裝,就更別說公司的其她人了。
據說公司的新老闆、祝首輔的女兒是從軍隊裡摸爬滾打出來的,軍隊紀律森嚴,也導致她的性格比較嚴肅刻板,最討厭隨意放肆的人。
聽著旁人的討論,夏雨舒下意識低頭看了眼自己的拖鞋。
總感覺這個新角色是在針對她。
夏雨舒瞅瞅周圍,新周的服裝風格以簡單舒適為主,她們的正裝也是偏休閒的,在她看來並不怎麼「正」。
反向推導,她的涼拖鞋也並不怎麼「不正」。
過了十分鐘左右,走廊里響起了腳步聲,所有人都立刻望了過去。
一個身穿白色西服身姿挺拔高大的人走了進來,長眉壓眼,眼窩凹陷,雙眸像是鷹一樣銳利,是那種很有壓迫感的長相。
她壓了壓眉峰,不動聲色地掃過所有人,之後才簡單來了個自我介紹。
她叫祝珏。
夏雨舒在心裡念了幾遍這個名字。
珏。
二玉相合為一珏。
給她起名字的人究竟是有多愛,一個「玉」尚嫌不夠。
「祝珏,祝引玉。」夏雨舒覺得有趣,笑了一聲,「拋磚引玉,原來引的是這塊玉。」
她說完又自顧自地糾結,如果她的名字只有一個玉,還可以說是「引的是這塊玉」,祝珏……是不是應該換個量詞?
比如,這堆玉?
她的聲音不大,祝珏本不該聽見,但她聽到了,停下腳步,面無表情地向她看過來一眼。
祝珏自然認得出夏雨舒的這張臉,也知道昨天發生了什麼。但她把情緒藏得很好,這一眼不包含任何情緒,仿佛只是聽到聲音後的條件反射。
夏雨舒沖她笑,毫無當面說人小話的自覺,甚至非常坦蕩:「誇你名字好呢。」
她笑得毫無芥蒂,仿佛她壓根不是對方的殺兄仇人一樣。
祝引玉的罪名是謀反,這是一個毫無迴轉餘地的罪名。因此,就算祝珏因為此事恨上了她,也不能表現出絲毫來——她反對夏雨舒,就是支持謀反者。
但她支持夏雨舒,同樣是支持謀反者。
在所有人眼裡,夏雨舒是必然會謀反的。
夏雨舒很好奇這個夾心餅乾會怎麼做。
祝家還岌岌可危著呢。
你看,原本仕途一片大好的祝珏都「主動辭了公務」,來繼承家產經商了。
**
雖然祝珏沒給她好臉,但夏雨舒的資源並沒有因此受到任何影響,甚至變得更好了。
很難說這裡面有沒有祝珏的原因在。
在水災和造反事件都告一段落之後,她又接了個現代文藝電影。雖然說是個配角,但也足夠讓於霏開心的了。
從小屏幕跨向大熒幕,看起來沒什麼。但兩者的區別很大,電影演員的含金量可比電視劇演員高多了。
夏雨舒對此沒什麼感覺,她接這個劇本,只是因為她在那個大男主劇里長期處於掉線狀態。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不如給自己找點事情做。
這個角色的設定是一個40來歲的畫家,年少成名,中年名聲最盛的時候選擇停筆收徒。
男主角則是畫家的學生,表面上來學習,實際上是為了偷她的畫作。
看這個設定很像主角是不是?
但其實是個戲份沒多少的背景板角色——這正是夏雨舒選她的原因。
真正的主角是畫家72歲的老母親。
暴躁易怒的老人和年輕貌美誤入歧途的少男。
這是個雙向的故事。
「文藝片就喜歡搞這種你救我、我救你的故事。」邀請夏雨舒來試鏡的導演是這麼說的,「再加上些年齡差,比較容易得獎,投其所好嘛,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