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每天衣食無憂,還能在這裡隨意看書,不用點卯做活,已經很好了,我很滿足。」
賀知昭覺得氛圍輕鬆了一點,問出了此行的目的,道:「你有沒有什麼想做的事情?比如想學一門手藝,去一個地方,或者今後想嫁一個什麼樣的人之類的?」
這是在問她後半輩子的追求呀!
雖然一個主子爺問這樣的問題,顯得過於熱心了,但原文的設定中賀知昭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出身富貴卻天性悲憫,身為特權階級卻討厭等級制度,他有強烈的正義感,同情弱者,生了一副不屬於王侯世家的俠義心腸。
秋月需要好好想想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這或許會影響接下來賀知昭對她的安排,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
賀知昭遲遲沒有聽見回答,以為秋月沒能理解自己的意思,解釋道:「我覺得,人活一世,總是有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沒有人會天生就喜歡伺候人。」
他有些自嘲地道,「我雖然不知道三妹妹把你送來這裡的真實用意。但既然我應承了她,就會完成對她的承諾,讓你的後半輩子過得順遂安心。」
怕秋月有心裡負擔,又保證道:「當然,即使沒有三妹妹,憑著我們一起長大的情分,我也是會照料你的。」
「院子裡的活,多的是人搶著做。以三妹妹的為人,想必你也不會缺銀錢,你可以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秋月看得出來,賀知昭是真的把自己,準確地說是把原身當作朋友對待的,也不知他是對所有下人都如此,還是僅僅對她。
她實在不能想像賀知昭和院子裡那些陰陽怪氣的丫鬟做朋友。
友情是不會有獨占欲的,人不會嫉恨自己的好朋友有別的朋友。但是玉書幾個明顯是把賀知昭當做自己碗裡的香餑餑,一旦有人覬覦,她們就能撲上去撕了對方。
無論如何,她對這份不知是否屬於自己的友情而感動。她當然有自己要做的事情,但是不能告訴他呀。
既然是朋友,她也就「真誠」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公子以後還會出去遊歷嗎?如果去,能帶上我一起嗎?」
說著,可憐兮兮地道,「我從小被賣進尚書府里,在四四方方的院牆裡長大,從未看到過書本里描寫的壯闊的沙漠、廣袤的草原、一望無際的大海,很想去看一眼。」
這一刻,在賀知昭的眼裡,面前的女子似乎和記憶中的某個身影重疊了。
曾經也有一個人,對他說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可惜,現在她不願意去了。
那個人不願意去了,他現在不太有心情帶別的人去看世界。
可是這個話題又是他帶起的,如果拒絕,他剛才說過的話又算什麼呢?=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