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猛點頭道:「是是是,你絕對是我見過最優秀的系統,我以後再也不質疑你了。」
她就沒見過其他系統好嗎?
但她不得不承認,有系統在,方圓幾里之內,她的人身安全還是非常有保障的。
這不就及時發現了兩個潛在的敵人?
看來玉書曾經的遭遇,還不是下人之間簡單的嫉妒造成的,這是有人刻意為之啊!
針對的,也不是玉書這個小小的丫鬟,而是賀知昭。
是為了離間國公夫婦和賀知昭之間的感情。
作為先是獨生子女,後來不僅有了同父異母的弟弟,還有了同母異父的妹妹的秋月來說,她其實能理解這種不親近的兄弟姐妹之間的針鋒相對。
或許是確實不好平衡,也或許是相信血緣的力量,認為自己的孩子能天然親近起來,沒想過平衡,她的父母從來沒有刻意維護過他們姐弟(姐妹)之間的關係,所以她和弟弟妹妹向來不太親近。
那兩個小東西,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怎麼和姐姐爭奪父母的寵愛。
尤其是弟弟,在重男輕女的爺爺奶奶的洗腦下,認為秋家所有的東西都是他的,只要爸爸給她買點什麼東西,他一定也要一模一樣的。
也不看看大家性別相同嗎?她需要的東西,他都能用上嗎?
秋月特別鄙視。
她也不是吃素的,弟弟妹妹越是爭,她就越讓,然後就哭慘:只要爸爸媽媽還愛我,我不需要買什麼東西,只要能吃飽就可以了。某某同學爸爸媽媽離婚了,誰也不管他,經常吃不飽,我和這樣的同學比起來,已經很幸福了。
然後爸爸媽媽就會給她買更多的東西,給更多的錢。
屢試不爽。
就她們家那三瓜兩棗的,還爭得跟烏眼雞似的,國公府偌大的家業,若說人人和睦,根本不可能。
就是這個針對賀知昭的人,是秋月萬萬沒想到的。居然不是賀知昭的庶出兄弟,也不是隔房堂兄弟,而是他的——親大哥!
沒錯,剛剛馬車裡的人,就是國公府世子賀知允和他的妾室朱姨娘。
秋月還以為自己和弟弟妹妹處不好,是因為大家不是同父同母,一直想著若是同父同母,一定親親愛愛的!
看來她想錯了,只要有足夠的利益,親兄弟也是能互相使絆子的。
歷史也確實告訴了世人,父子兄弟相殘最厲害的,就是皇帝家裡。因為皇帝家裡的東西最多,誘惑最大。
雖然知道了有人要給自己挖坑,連帶著給賀知昭挖坑,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秋月逛街的心情並沒有被破壞多少。
參考玉書的例子的話,這些人的最終目的是降低賀知昭在國公夫婦心中的地位,對玉書的實際傷害並沒有多少,最多就是輿論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