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雨薇略一思索,太子妃既然願意拋出這根橄欖枝,她便不能再繼續裝傻充愣了,起碼不能讓太子妃覺得她是真傻。
她沒有背景,沒有依靠。想要在這東宮之中往上爬,第一步就是要借勢。
這是個機會,她必須展現出自己的價值。
「殿下,薇兒聽聞近日家鄉江州發生洪災,百姓死傷無數,日夜揪心夜不能寐。
薇兒想要出資三千兩,以殿下的名義購置賑災物資,安撫百姓,不知殿下是否能夠允准?」
她也是下了血本。
燕修雲面露喜色,同時心頭也微微一酸。
父皇向來反對奢靡之風,要求皇族大臣的生活起居一律從簡,月銀也是少的可憐。
一個小丫頭竟然比自己這個東宮太子的私房錢還要多,真是沒天理啊。
第160章 姐姐
「嗯,你出身民間,能有此憂國憂民之心,孤心甚慰。此事孤會找機會奏明父皇,給你封賞。」
這太子是真的有點憨啊,秦雨薇欲言又止,看了一眼太子妃。
果然,董氏柔聲笑道:「妾身倒是覺著,殿下去找父皇奏明此事,怕會讓人覺得刻意。
倒不如悄悄將此事辦了,再找個不顯山不露水的機會教父皇知曉,不是更顯得殿下一片赤誠之心?」
「娘娘說的極是,雨薇不求榮華富貴,只求能幫到殿下與江州百姓一二。」秦雨薇抓住機會說道。
董氏頗為滿意地瞧了她一眼。
懂分寸,知進退,倒是個聰慧識趣的好苗子。
燕修雲也很滿意,隨即喚來趙內侍,讓他協助秦雨薇去辦好此事,另外又特地囑咐:
「此事去張倫那裡知會一聲,他知道該怎麼做。」
張倫?秦雨薇略一思忖,想起此人乃是戶部尚書,看來也是太子這邊的人。
燕修雲的意思應當是讓張倫找機會,在皇帝面前透露東宮出資賑災一事。
由於秦雨薇的特殊差使,燕修雲另外特許她自由出入東宮,方便將香萊兒的生意在京城中做大,如此一來,東宮的進項也便多了一筆。
秦雨薇和趙內侍一前一後出了聽雨閣。
身後傳來趙內侍帶著笑意的聲音。
「咱家先提前恭喜秦昭訓了。」
「趙內侍何出此言?」秦雨薇回眸看他。
趙內侍卻笑而不語,行禮告退之後,向另一個方向走了。
……
祝瀾等人來到賑災現場時,被眼前的場面驚住了。
由於大片的房屋已經被洪水沖毀,百姓們只能被集中安置在一處地勢較高的山坡上,附近設置了幾個粥棚。
「這麼多災民,只怕我們帶來的那些糧食和衣物不夠分發啊……」喬悠悠望著眼前烏泱泱衣衫襤褸的百姓,喃喃道。
「我們只是來盡一份力,賑災的大頭自然還有朝廷在管。」祝瀾道。
然而,朝廷撥下來的賑災款項大多用於災後重建,其中用於救濟災民的錢只能勉強維持他們的溫飽。
此時剛好到了施粥的時辰,一聽到施粥了,災民們一個個眼睛裡都發出了光芒,爭先恐後地向粥棚涌了過去,你爭我搶,都怕晚了少吃幾粒米。
「你們別擋道啊!」幾個災民拿著碗從後面衝過來,一把將祝瀾等人撞開,撲向粥棚。
「哎呀,不要踩我呀!」人群中響起哭喊聲,原來是有人被搶粥的撞倒在了地上,又被後面的人踩了許多腳。
「歐陽監院,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場面會失控的。」祝瀾對歐陽燁說道。
歐陽燁眉頭深鎖,「錢主簿和縣衙大部分人手都去處理水情了,粥棚這邊人手不夠,你們協助維持一下秩序,施粥之後再行發放我們的物資。」
眾人點點頭,立刻上前幫著衙役疏通人群,讓災民們排隊領粥,亂鬨鬨的場面才算有了些許好轉,但仍舊有許多重複領粥、和沒有領到粥的人。
為了避免發放物資時再度出現這樣的情況,祝瀾提議設立一個臨時的登記處,按照家庭人口和需求進行登記。接著,又在災民中招募了一些年輕力壯之人充當志願者,這才終於建立起了一個有序的分發系統。
祝瀾他們帶來的物資主要是糧食、衣物還有一些藥品,糧食已經交給縣衙統一發放了。
祝瀾坐在一張破舊的桌子前,執筆看向來人,「姓名,家中幾口人?」
「趙大有,家有一兒一女,就我們三口人。」
祝瀾點點頭,提筆做好登記,身後的喬悠悠抱出一床被子,和三份驅寒的藥交給他。
「謝謝,謝謝!」趙大有正要離開,又聽祝瀾問。
「且慢,你可見過這個小男孩?」祝瀾拿出一張祝朝的素描畫像,問他。
「呀,這是拿啥畫的,咋畫得這麼像呢?」
「你見過?」祝瀾連忙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