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林小七沉默的時間比先前都要長。
「這本書里,本就沒有什麼秘密。」
「怎麼會!?」祝青岩驚道。
連祝瀾也有些懷疑地望著林小七,都到這個時候了,難道林小七還不願將全部實情講出麼?
「是真的。」林小七緩緩說道,看向祝瀾二人。
「那本書你們都看過,認為其中內容如何?」
祝青岩想了想,如實說道:「唔……我讀來時只覺此書內容深入淺出,算得一本入門佳作。然其中多為整理彙編……」
祝青岩有些猶豫地望了祝瀾一眼,才繼續道:「並無太多高深內容,中規中矩。」
祝瀾沒有作聲,算是默認了祝青岩的說法。
林小七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極淡的笑意。
「你二人看來稀鬆平常,可天下萬千學子,又能出多少個狀元和探花郎?」
第408章 平生所願
祝瀾與祝青岩二人一時未能完全理解林小七的意思。
林小七的目光變得悠遠幾分。
「我母親告訴我,當年蘭妃娘娘臨終前曾對陛下許了三個願望。
其一,願陛下龍體康健,百歲無憂。
其二,勸陛下莫要拘泥於長子繼位,天下之主,當選心懷百姓、有仁德者當之。
其三麼……」
林小七意味深長地望著祝瀾,「狀元郎可能猜到?」
祝瀾心念一動,「莫非與大梁開放女子入學有關?」
「正是。」林小七微笑道。
「蘭妃娘娘畢生所願,便是希望天下女子皆能如男兒一般讀書習字,堂堂正正地立於科舉考場之上,不必如她一般遮遮掩掩,
娘娘以自己之才學向陛下證明了女子的能力,陛下也曾親口稱讚,若娘娘入朝為官,定是王佐之才。
陛下雖然答應了娘娘所請,然而女子求學入仕,自古以來從未有過先例。若要推行此政令,從廟堂到民間,會遇到難以想像的阻力。
為了這一承諾,陛下花了十數年時間終於力排眾議,修改了大梁律法,開放女子入學,這才有了你們以女子之身立於朝堂之上的機會。」
聽聞林小七一席話,祝瀾才終於明白——
先前她一直以為是自己運氣好,穿越到了一個女子可以念書的架空時代。卻未曾想到這樣的局面,竟然是由蘭妃以一己之力生生在這封建禮教下撕開的一道口子。
「那本《諸子集注》的署名你們可曾注意到?」林小七問。
祝瀾點頭,「陰蘭居士,也就是蘭妃娘娘。」
「正是,那是娘娘的心血之作。」林小七頷首道。
「她立志要寫出一本書,彙編百家之長卻又不顯晦澀,讓天下有心求學之人,尤其是那些無甚基礎的女子們都能看懂,由此入門,進而登堂入室。」
林小七神情有些複雜地望著二人。
「你二人天資絕佳,那本書對你們而言的確只是普通之作。
可對於那些從未接觸過經史子集的女子,卻有大用。」
「不,那不是普通之作。」祝瀾緩緩搖頭,衷心說道。
「諸家典籍浩如煙海,且多晦澀難懂。
蘭妃娘娘卻能深入淺出,博採眾家之長,以淺顯易懂之辭呈現於此書之中,讀者無論男女老幼皆能讀懂。
這才是當之無愧的世之大才,祝瀾自愧不如。」
祝青岩詫異地瞧了祝瀾一眼。
認識這麼多年,她還是頭回見這個傢伙在學問一道上謙虛。
林小七對祝瀾微微一笑,「蘭妃娘娘與狀元郎皆是小七欽佩仰慕之人,若娘娘尚在人世,定會將你引為知己。」
「等一下。」祝青岩又有些疑惑。
「既然蘭妃娘娘對此書寄予厚望,為何不廣加刊印流傳於天下,反而當年要送到龍場書院,束之高閣呢?」
林小七道:
「按規定,書籍分為官版與私版兩種,若要刊印發行,須得署以真實姓名。
然而蘭妃娘娘當年女扮男裝參加科舉,犯了欺君之罪,按律當斬,她的身份早已死在了當年的天牢之中。
此書若署名,便暴露了她未死的真相,有損當今天子聲名。
可若以官版名義刊印,又違了娘娘的本心。」
「本心?」祝青岩問。
「娘娘的本心,就是要讓世人知曉此書乃女子所著。
她要證明那些著書立說、治國安邦之事,男子可為,女子亦可為之。」
祝青岩黯然道:「只可惜,這本書至今也未能刊印發行,仍然只有我們手上這一卷孤本。」
林小七嘆了口氣。
「此書若以娘娘之名刊印,有損於陛下。若無法刊印,則有負於娘娘本心。
我母親說,這也是蘭妃娘娘一生之中最大的憾事。」
林小七忽然抬頭望向祝瀾,眸中閃爍著點點亮光。
「小七斗膽提議……請奏陛下,將此書以狀元郎之名刊印發行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