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略一思索,隨即吩咐:
「快,速請苗縣令與沈老爺,就說有緊急要務,務必即刻前來見我。」
小廝領命而去,施元忠又細細研讀了兩遍信箋,臉色逐漸凝重。
最終,他緩緩伸手,將信件投入了身邊的炭盆。
火焰貪婪地吞噬著紙張,直至那「木子」二字落款化為灰燼。
……
半個月後。
馬車在雪地上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緩緩前行。
祝瀾輕輕掀開窗簾,望向窗外,「李大人,今日我們便能抵達青州了吧?」
馬車外邊的李莫須答道:
「是,今日下午便能到了。」
祝瀾點點頭,又道:「煩請李大人牽兩匹快馬過來。」
李莫須命人牽了馬來,一轉身,祝瀾與祝青岩已經身披斗篷,站在馬車外等候了。
「二位大人這是?」李莫須有些愕然。
二人各自上馬,祝瀾一拉韁繩,俯身對李莫須說:
「李大人,我們先行一步,去探探青州的情況。
帶領運糧車入城交接的事宜,便辛苦李大人了。」
「大人這是要便裝入城?這這這……不如派人護送……」
「不必。」祝青岩唇角一揚,「李大人,咱們青州城中見!」
「駕!」
「駕!」
兩騎駿馬越過運糧隊伍,如離弦之箭般向青州城疾馳而去。
李莫須望著兩人消失的方向,暗暗鬆了口氣。
還好自己提前給青州知府施元忠去了書信,否則這二人一旦便裝入城,必會發現青州的問題,那時可真沒法收場了。
……
祝瀾與祝青岩來到青州城下,下馬牽行,環顧四周。
城外一片空曠,除了寥寥幾個入城的百姓,便是滿目的皚皚白雪。
「咦,不是說許多外縣饑民都聚集在青州城門這裡麼?怎麼沒有看到?」祝青岩奇怪道。
祝瀾蹙起雙眉。
「走吧,咱們進城看看情況。」
……
青州府衙。
「大人,有兩名年輕女子剛剛進了城。從身形年紀看來,應該就是二位欽差大人了。」
施元忠身著官袍,端坐堂上,下首坐著一個瘦弱小老頭,他拍了拍胸脯,慶幸地說:
「府台大人神機妙算,多虧您早有準備,否則這次我們可就危險了。」
施元忠淡淡一笑,低頭品了口茶。
「苗縣令,咱們青州治所就在你的裕縣境內,此事可干係到你的仕途。城內外一切可都安排好了?」
「府台大人放心,下官已經安排妥當,城外聚集的那些流民已經全都處置妥當,城內也已經安排好了,保證沒有問題。」
「好,你辦事向來周全,本官放心。」施元忠放下茶碗,「今晚咱們要為欽差大人接風,你也早些去準備吧。」
苗縣令聞言站起身,卻不著急走,而是猶豫著問:
「府台大人,那陸通判那邊……」
「放心,那陸豐已經稱病不出一個多月了,我也在他家附近安排了人手,絕不會讓他壞了咱們的事。
只要把那兩位欽差大人好生送走,他愛如何如何,也翻不了天了。」
……
祝瀾與祝青岩踏入青州城,所見之處雖略顯蕭條,卻遠非虎平安所言那般悽慘。
寒風凜冽,街上行人稀少。二人前行一段路後,終於見到了一座粥棚,附近聚著一些百姓,正排隊領取粥食。
祝瀾走到一位抱著孩子喝粥的老婦人面前,蹲下身來,笑容溫和。
「大娘,跟您打聽個事兒,青州城裡最大的米行怎麼走啊?」
那婦人一邊餵著孩子喝粥,一邊用下巴指了指一個方向。
「那邊,向前一直走,瞧見最大的那個金字招牌就是最大的沈記米行。」
祝瀾道了謝,卻沒有離開,繼續問道:
「我們是江州來的,聽說咱們青州年中的時候鬧饑荒,大家現在還餓著肚子,是不是?」
那老婦人搖搖頭,「俺們這裡之前是鬧災荒來著,但知府施大人已經給我們發過糧啦,足夠吃半年的哩!」
祝青岩指了指那粥棚,「既然家中有糧,你們大冷天的為什麼還要來這裡領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