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婦人手中牽著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向在前面帶路的小太監問道。
那婦人正是李瑤的母親,岳氏。
「夫人莫急,容貴妃娘娘如今住在芳渺台,再向前走一段兒就到了。」小太監手中抱著一隻長形的匣子,答道。
岳氏聞言,微微皺眉,語氣卻是笑著說:
「沒想到瑤兒如今封了貴妃,卻還住得那般偏僻。」
「夫人這話可是說錯了。」小太監的笑容帶著幾分討好。
「容貴妃娘娘雖然仍住在從前的芳渺台,但陛下已經下旨,為娘娘重新修建宮殿了。
待新殿完工,貴妃娘娘自然會搬進去。
說起來,咱們陛下對容貴妃娘娘和小皇子的恩寵可真是不一般,這非年非節的,便允許您與小公子入宮探望。」
「她是娘娘,也是我的女兒。
女兒剛剛生完孩子,我這個當娘的,豈有不關心的道理?」
「是,是。」
幾人說著話,走到一個轉角處,岳氏的小兒子李源迎面與人撞了個滿懷,摔倒在地上。
李源「哎呦」一聲,張口便罵:「哪個不長眼的撞我!」
他站穩後,見對方是個與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更是怒目而視。
小太監見狀連忙跪下,「太子殿下,是奴才走路不長眼,未留意到太子殿下……」
岳氏一聽是太子,趕忙輕輕推了兒子一把,讓他道歉。
李源不情不願,但在母親的注視下,只好敷衍行了個禮:
「對不起,太子殿下。」
燕寧揉了揉被撞痛的額頭,瞪了李源一眼,見他不是宮裡人,也懶得計較。
他小大人似的擺擺手說無事,看了岳氏一眼,繼續向前走了。
李源在他身後翻了個白眼,用嘴型罵了句什麼。
幾人繼續李瑤的寢宮走去。
……
芳渺台。
聽聞母親帶著弟弟來了,李瑤親自迎了出來,邀二人進屋,又叫人將小皇子抱來。
岳氏抱著小皇子,喜不自勝。
李瑤捏了捏弟弟李源的臉。
「源兒又長高啦。」
一家人敘著些家長里短的話,岳氏請那小太監將自己帶來的匣子取來。
打開後,裡面是一卷畫,看起來年代略有些久遠。
畫上是李瑤和她的父母,以及岳氏懷中抱著的嬰兒,一家四口。
李瑤看到後,有些奇道:
「咦,此畫不是說前些年丟失了麼,竟又找到了?」
「是被落在你父親書房的柜子後面了,難怪這些年沒找到。
前幾日工匠來府上幹活,無意間翻了出來。
咱們一家人如今難得一聚,娘便想著將這畫給你送來。」
李瑤笑著拿起那幅畫仔細端詳。
岳氏在一旁懷念似的念叨著:
「唉,娘還記得那是七年前的中秋,源兒的滿月宴。
那時陛下還沒有登基,你本是要在東宮參加中秋宴的,卻回了咱們府上,還小住了一個月。
一家人難能團聚,你爹特地尋來畫師,給咱們一家人畫了像。
還好找到了,否則多可惜……」
岳氏這樣一說,李瑤也想起來了。
那年中秋,還是太子的燕修雲被指派去了青州體察民情,一去三個月,直接近年關才回來。
太子不在,整個東宮冷冷清清。當時的皇后體諒東宮妃嬪們中秋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特別開恩,准許她們與家人團聚。
她這才得以回娘家小住了一個月。
李瑤突然注意到弟弟李源自打進門便一直不說話,正癟著嘴,一臉不高興。
「你怎麼了?」李瑤看到李源身上沾了些許塵土,更加奇怪。
岳氏搶先說也沒什麼,提了一嘴路上撞見太子的事情,又叮囑兒子幾句以後進宮一定要謹言慎行。
李源撇撇嘴,將頭扭到一邊。
「說起來,太子瞧著跟源兒年紀相仿,看起來卻老成得很。」岳氏笑了一句。
李瑤也跟著笑了,語氣帶著幾分譏諷:
「他比源兒還小一歲呢,哪有源兒身上的活潑氣。」
=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