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竹點點頭,說自己還是個小宮女之時,曾被御膳房總管打罵過,懷恨在心。
宮宴前夕,她正好碰見了御膳房總管,便心生一計,想要讓他吃些苦頭。
於是故意和自己身邊的宮女說起那些話,目的是為了誘導御膳房在宮宴上製作鮭魚羹,從而惹惱皇后娘娘,達到自己報復的目的。
「只是奴婢也未曾想到,自己的一句話竟釀成大錯,黃總管他竟然去請教了容貴妃,向鮭魚羹里加入了甲魚湯……
是奴婢害死了皇后娘娘,奴婢願意一死,給皇后娘娘抵命。」
冬竹匍匐在地,仿佛已經知道了自己必死的結局。
如此忠心,連祝瀾都不禁有些動容。
「常少卿。」刑部尚書發話道。
「冬竹所言,僅僅是她的一面之詞,有沒有可能她是替人頂罪?」
「尚書大人以為,她會替何人頂罪?難道是皇后娘娘?」常雲霄直接反問。
刑部尚書一時語塞,不敢作答,下意識看了一眼燕修雲的神色。
常雲霄又看向御膳房總管,問道:
「冬竹說他曾經受你打罵,此事是真是假?」
黃總管面露羞愧,點頭承認,而且此事還有不少人證。
「如此看來,冬竹說自己是為了報復御膳房總管,故意誤導他去做鮭魚羹,這件事對東竹來說存在合理動機。」
常雲霄說罷,又對刑部尚書道:
「當然,尚書大人也可以懷疑冬竹替人頂罪,但敢問尚書大人,可有任何確鑿證據?」
刑部尚書沉默,以目前取得的所有證據和口供來看,沒有任何一樣可以證明冬竹那些話是被人授意的。
常雲霄說道:
「按照大梁律法,既無證據證明冬竹受人指使,便不能以此作出推定。」
刑部尚書輕輕點頭,算是認可了常雲霄的說法。
屏風後的秦雨薇略微鬆了口氣。
幸好冬竹對皇后忠心耿耿,將事情都攬在了自己身上。
常雲霄才能夠在不違背任何律法規則的情況下,沒有牽扯出皇后。
否則,董蘭心身後名譽盡毀,不僅白白殞命,更會連累太子,甚至還有自己與璟兒。
常雲霄看向燕修雲,做了最後的案情總結。
冬竹因為舊怨記恨御膳房總管,所以通過言語誘導御膳房在宮宴上製作鮭魚羹,從而被皇后降罪。
冬竹沒有想到御膳房會去求助容貴妃,容貴妃的秘訣又偏偏是向鮭魚羹中加入與皇后體質相剋的甲魚湯。
宮宴上,經過改良的鮭魚羹異常美味,皇后不僅沒有責怪御膳房,還認真品嘗了那道鮭魚羹,最終毒發身亡。
燕修雲問常雲霄最終的結論是什麼。
常雲霄深思熟慮後,答曰:
「皇后娘娘系意外身亡。
此案,無凶。」
公堂陷入安靜。
過了許久,燕修雲才開口,詢問三司結案意見。
刑部尚書表示沒有異議,在三司會審的結案卷宗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燕修雲將目光投向祝瀾。
祝瀾雙眉微蹙,在心中嘆了口氣。
也緩緩落筆,簽下了名字。
常雲霄給出的結論,已經是兼顧法理與人情,最完美的答案了。
皇后雖是自己設局,但死者為大,不必讓她死後也不得安寢,更不必連累儲君,導致社稷動盪。
至於李瑤……
或許李瑤不是好人,但在皇后這件事中,她的確是無辜的。
作為執法者,不能為了給一個壞人定罪,就去編造他的罪行。
必須做到程序正義,這也是常雲霄的底線。
至此,本案終於蓋棺定論,從律法上,無人需要對皇后之死負責。
至於如何處置後宮涉案之人,便是燕修雲的家事了。
燕修雲最後下旨,御膳房一干人等全部撤職逐出宮去,冬竹杖刑五十罰入浣衣局,永為最下等奴婢。
至於李瑤,她雖無辜,卻也間接造成了皇后的死亡。
從貴妃貶為容嬪,算是小懲大誡。
隔著屏風,秦雨薇緩緩閉上雙眼,眉間隱隱浮現憂色。
這一次沒能扳倒李瑤,一擊不中,只怕要引起整個李家的反撲。
自己與璟兒以後在後宮的日子,要更加當心了。
……
三司會審結束,燕修雲還要去戶部巡視,秦雨薇沒有與他同行。
接她回宮的轎輦靜靜停在刑部大門外。
秦雨薇踏過門檻,抬手遮了遮刺眼的陽光,發現常雲霄正在等她。
她擠出一個略帶苦澀的笑容,輕聲道:
「你和瀾瀾都有各自的立場,我完全能夠理解,也要謝謝你保全了皇后的聲名。
所以,你不必同我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