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頁(1 / 2)

今年雅集若辦得好,他便會出自資助茂縣的義學,聽起來的確是一項善舉。

俆知遠站在台子中央,清了清嗓,周圍的百姓們頓時安靜下來。

俆知遠簡單宣布了雅集規矩,鍾靈雅集限定題目,任意百姓皆可上台以詩文作答。

唯一強調的是今年劉老爺願意捐出的錢財是去年的兩倍,故而鼓勵鄉親們都踴躍參與,不要辜負這一場詩文盛會,更不能辜負劉老爺的善心。

也正因為劉老爺出了大價錢,所以今年的鐘靈雅集,便由他來出題並擔任評委。

提到劉老爺時,俆知遠的語氣明顯帶著幾分尊敬。

在場百姓紛紛鼓起掌來。

雅集開始,俆知遠請劉老爺出題。

劉老爺「呵呵」笑著,思索了一陣,對眾人道:

「鄙人不才,仰慕徐太傅才名已久,一直盼望一見,奈何相隔千里,一直未能如願。

今日既然徐公子抬愛,將出題的機會讓給我,那在下便借花獻佛。

徐太傅為人兩袖清風,高山仰止。這次的雅集,咱們便以『清風』為題,諸位以為如何?」

徐太傅本就是茂縣百姓心中神一樣的人物,如今要以「清風」為題作詩,歌頌他的高尚與廉潔,大家自然樂意。

不消片刻,人群中便有人喊道:「我!我想好了!」

「我也想好了!」又一個女子跟著道。

接著又有另外幾人也表示自己有了答案。

俆知遠微微一笑,請他們上台,輪流走到桌案前寫下自己的詩作。

一共有五人上了台,三男兩女,年齡從十幾歲到三十歲不等。

五個人按照上台順序落筆題詩,隨即有人將他們的詩作謄抄後掛起,讓所有人都能夠看到。

祝瀾抱著手臂饒有興致的品味著他們的作品。其中的一首打油詩明顯是湊數之作,算不得數,另外三首平平無奇,唯有其中一位姑娘做的詩用典巧妙,能看出些功底。

這五人的詩作被掛出後,有些百姓看到那首打油詩頓時信心大增,也紛紛踴躍上台。

燕璟看著那五花八門,良莠不齊的滿牆詩作,不禁皺起小臉,抬頭眼巴巴的望著祝瀾。

祝瀾卻沒有任何出手的意思,眸光玩味,似乎仍舊在認真品鑑那些詩作。

其實她在看的並不是詩,而是台上的劉老爺與徐知遠二人。

徐知遠看似對劉老爺這位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很是尊敬,但實際上祝瀾發現那位劉老爺說話時,幾乎每說兩句話便要去看一眼徐知遠的表情。

是典型下位者的表現。

祝瀾身邊的燕璟等了一陣,實在憋不住了,攥緊小拳頭道:

「祝小姨,你若是上去,必定拔得頭籌!」

此言一出,周圍十幾道目光齊刷刷投了過來,眾人心想這是誰家的小孩,口氣竟如此狂妄!

祝瀾露出有些驚慌的表情,手足無措地向他們解釋,說小孩子不懂,瞎說的。

那些百姓見祝瀾認錯態度如此良好,燕璟又可愛,還是個小娃娃,於是也不再和她們計較。

燕璟一張小臉皺得更厲害了。

祝瀾忽然俯身在她耳邊說了一句什麼。

燕璟睜大了眼睛有些不解,但還是認真點頭。

台上的劉老爺與徐知遠已經開始品評眾人的詩作了。

劉老爺選中了牆上一幅最為肉麻的詩作,不住稱讚,說唯有這樣的好詩,才能配得上徐太傅的美德,當為今日最佳。

俆知遠自然也沒什麼意見。

他正要宣布評比結果,忽聽得一個童生脆生生響起:

「我也有詩要作!」

俆知遠微微一愣,目光在台下逡巡片刻,終於在人群的縫隙里看到了那個小小的,努力踮腳試圖讓自己被看到的身影。

那是個七八歲的女娃娃,長得像小瓷人兒似的。

俆知遠本著稱頌之詞不嫌多的心態,笑呵呵地問:

「小姑娘,你會寫字麼?」

燕璟小腦袋一揚,都不屑回答這種問題。

俆知遠對燕璟招招手,讓她上台來寫。

燕璟半點不怯場,當即鬆開祝瀾的手,邁著小步子有些艱難地跨上了台。

她走到桌案前,忽然停住不動了。

因為那桌案和她一樣高。

俆知遠命人搬來板凳,正想抱燕璟上去,燕璟卻先他一步爬上了板凳,去夠案上的毛筆。

只見她板起小臉,一手捏著袖子開始落筆,架勢十足。

徐知遠忍不住挑了挑眉,湊近看時,更加驚訝。

最新小说: 回收金手指,從六零開始 大人,我真的會破案 安太歲 瘋山鎖春 穿越者反殺指南 開局就送金手指,知青下鄉贏麻了 在荒野戀綜撩了男配[穿書] 替嫁太子妃 大唐辟珠記 被獻給暴君後我作天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