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頁(2 / 2)

祝瀾知道大梁有些地方的物價特殊,文房四寶之類的用具,在個別資源稀缺的地區的確要更貴一些,有時價格甚至會翻兩到三倍。

她想了想,指著他桌案上的一方硯台問:

「你購得此硯花了多少錢?」

糜管事思索好一陣,說:「約莫……二兩銀子。」

祝瀾用指腹輕輕在硯台外壁摸了摸,知這硯台是端石所造,是平民百姓能用到的較高品級。

二兩銀子的價格算是公道,說明此地物價仍是合理水平。

她本就是書卷堆里長大的,區區一個茂縣,那些義學的文房四寶、校舍修葺的開銷,根本不可能花費那麼多。

再加上自己一直觀察劉老爺對於俆知遠的態度,很明顯劉老爺聽命於徐家。

她幾乎可以斷定,劉老爺的所謂「生意」以及「捐款」,壓根就是徐家洗錢的幌子!

想要驗證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簡單。

祝瀾指著帳冊中夾雜著的兌銀票據,問糜管事,票據上為何除了劉老爺,還有俆知遠的簽字。

糜管事「哦」了一聲,說那是上一任管事在這裡發生的事情了。

上一任的錢莊管事姓陳,當時交接,糜管事也曾好奇為何劉老爺的票據上會有俆知遠的簽字,陳管事告訴他,劉老爺當初在通運錢莊開戶時,便簽了一張三方契約。

所謂三方,便是通運錢莊、劉老爺、以及俆知遠。

契約上面約定,凡劉老爺從通運錢莊的帳戶兌銀,必須要同時有他和俆知遠二人的簽字,否則錢莊不予兌換。

祝瀾點點頭,這便能解釋為什麼徐家放心將大量銀錢都存在劉老爺名下,卻不擔心他卷錢跑路,原來是還上了一道保險。

這樣看來,利益鏈便很明顯了。

劉老爺的帳戶名義上是他自己的,實際掌管人卻是俆知遠。

而那七駿茶莊的收益來源其實很好猜,無非就是打著賣茶的幌子收受賄賂,一兩普通茶葉能賣上百兩銀子。

祝瀾在御史台多年,這樣的案子實在是見得太多了。

但徐太傅這一手的確做得漂亮,又是利用遠在茂縣的侄子俆知遠操作,又有劉老爺這個中間人掩人耳目,難怪自己在京城沒有抓到他的把柄。

現在自己雖然有了判斷,但要證明劉老爺利用茶莊所得利益,最終的受益人其實是徐太傅和俆知遠,還需要一些更有利的證據。

七駿茶莊遠在京城,暫時不好查,最好還是能從帳冊入手。

如果悠悠在這裡,定然一眼就能看出帳目問題所在,只可惜現在請她也來不及。

祝瀾想了想,索性將自己關於帳本的所有問題全部一一列出,請糜管事解答。

她雖沒有十足的把握,但萬一呢?

糜管事聽了祝瀾的問題,起初有些意外,因為其中幾個的確問得……外行了一些,很顯然她並非業內人士。

但糜管事轉念一想,能拿到麒麟金印的人,跟喬閣主關係肯定不一般。

萬一是上面來考核自己的呢?

這不就是在檢驗自己的業務能力嗎!

想到這裡,糜管事哪敢有半點懈怠,一絲不苟地解答祝瀾每一個問題。

祝瀾領悟力超群,許多內行的門道只要糜管事一說,她基本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等等。」祝瀾聽著聽著,忽然皺眉打斷,「你方才提到,劉老爺每次拿著京城的匯票前來,不是入帳,而是直接兌換銀子?」

「正是。」糜管事說。

祝瀾心生奇怪,低頭翻看帳本,果然發現一件自己先前沒有注意到的事情。

按理來說,有人在京城向劉老爺的帳戶存入一筆銀子,京城錢莊會開出一張匯票。這張匯票由專人帶到茂縣的通運錢莊,記錄入帳,以後劉老爺在茂縣便可以快速兌銀。

除非他當下要用這筆錢,否則匯票帶到茂縣之後,只需要由錢莊記錄入帳,沒有必要當下就兌換出來。

而劉老爺帳面上的記錄卻很奇怪,每次匯票入帳,他都會立刻將所有銀子兌出,過些日子又再次存入一筆更多的錢,再將多出來的部分匯至另一個戶頭上。

打個比方,他在月初全額提走了帳面上一千兩銀子,過段時間就會存入一千二百兩,然後再將二百兩轉出,這樣帳面上還是只有最初的一千兩銀子。

至於提現到再次存入的這段時間,一般是三五天到半個月不等。

祝瀾問糜管事,劉老爺將帳面上多出來的那些銀子轉給誰了。

糜管事回答說是劉老爺名下的另一個戶頭。

「他還有另一個戶頭?」祝瀾面色一凜,「你方才怎麼不說?」

「您也沒問吶……」

祝瀾:「……」=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回收金手指,從六零開始 大人,我真的會破案 安太歲 瘋山鎖春 穿越者反殺指南 開局就送金手指,知青下鄉贏麻了 在荒野戀綜撩了男配[穿書] 替嫁太子妃 大唐辟珠記 被獻給暴君後我作天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