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頁(1 / 2)

處理稍有不慎,輕則引起兩國誤會,重則可能引發戰火。

身為天子,若不能妥善處置與外邦之間的關係,保全上國的體面,便會令整個大量朝廷乃至百姓受辱,丟失民心。

不少大臣的神情也變得認真起來,很想聽聽這位女帝的看法。

燕璟似乎知道這個問題非同小可,思考的時間比上次更長。

過了好一陣,她才用帶著幾分稚氣卻又不失穩重的語氣道:

「鴻臚寺卿所言,確實是外交之要務。

然孔子曰:#039#039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039#039又曰:#039#039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039#039

朕以為若外國使節前來覲見,其一可命精通其語言者為譯介,詳細解釋我朝禮儀,使其了解而非強迫遵從。

其二,擇選通曉外邦風俗的官員陪同,以便在不失禮的前提下照顧其習慣。

其三,允許其以其國禮儀覲見,但須先行演示。若有不敬之處,當場制止。」

說至此處,包括鴻臚寺卿蔡文許在內,不少大臣的神色都微微變了。

放眼四海,大梁乃是天朝上邦,聖人雖推崇「懷柔遠人」之思想,但外交禮儀如此柔和,未免顯得過于謙遜。

遇到那懂事的小國還好,若是不懂事的,怕是會蹬鼻子上臉。

緊接著燕璟話鋒一轉,道:

「最後,若其表現恭敬,可賜予厚禮。

若有僭越之舉,立即降其規格,以示天朝之威。」

最後一句恩威並施,令人既感上邦氣度之大,又畏其威嚴,可謂外交手腕之精髓。

原先心存質疑的大臣們神色皆轉為佩服,不僅是佩服新帝年紀雖幼卻思慮周全,更佩服她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還能條理清晰地將觀點一一列出。

這樣冷靜的頭腦,與她那位兄長對比之下,實在是……令人唏噓。

原來小孩子的腦子還可以轉得這麼快。

當然,最後兩句眾人也只敢心中想想,誰也不敢表現出來。

董太保認真聽完燕璟的兩次對答,有些刷新他對這位新帝的認知。

如此水準的回答,絕不會是瞎猜亂蒙。

董太保心中已有答案,但他先前已經準備好了考驗燕璟的問題。

如果不問,豈不是白準備一番?

左右他已經這把年紀了,對仕途也沒有更進一步的執念,哪怕此舉可能惹惱幼帝,他也無所謂。

他現在純粹抱著好奇的心態,想看看這位年幼的小女帝究竟有多厲害。

董太保清了清嗓子,問道:

「陛下,近日老臣聽聞,雲州百姓似乎在信奉某種邪教,百姓紛紛購買大量柳樹枝。

此舉恐怕是因為迷信盛行,百姓們想用柳枝驅邪避禍。

陛下以為該如何遏制這種愚昧行為,引導百姓莫要為邪神所惑?」

他這話一問出來,就連方才提問的陶淵和蔡文許都忍不住側目。

太保這問題也太刁難人了。

民間百姓的信仰五花八門,各地官府每年光處理亂七八糟的祭祀等案件就有一筆不小開銷。

她一個久居深宮的小公主,哪會接觸到那些東西?

陶淵甚至忍不住瞪了董太保一眼。

陛下才八歲,能答上方才那兩個問題已經是天賦異稟,堪稱神童了。

自己與同僚們的顧慮已經被打消。

董太保這老傢伙……差不多得了,怎麼還出這麼難的題刁難孩子?

果然,這一次燕璟思考了更久,遲遲沒有作答。

眾人等了片刻,就連董平叔都自覺有些尷尬,心虛地摸了摸鼻子。

壞了,自己一時好奇,還真搞得陛下下不來台。

他有些後悔,自己怎麼就克制不住那該死的好奇心呢!

就在這時,燕璟終於開口了。

她的聲音十分緩慢,似乎在斟酌。

「董太保以為,雲州百姓折柳……是因為信了某種邪教,驅邪避災?」

董太保眨眨眼。

不然呢?

燕璟坐在龍椅上,小大人似的嘆了口氣,對一旁靜立的小太監說了句什麼,小太監立刻轉身離去。

燕璟望著董太保,語氣竟有些無奈。

「董太保乃是三朝老臣,念在情分上,朕賜你一物。」

董平叔有些莫名,不解其意。

很快,那小太監折返回來,走到董平叔面前。

他手中捧著一隻木質托盤,托盤中放置著一張輕薄的方形木片,看材質倒是與柳木有些相似。

燕璟讓那小太監舉起此物,展示給眾人看,問可有人識得。

群臣紛紛側目,但大多都搖頭,一臉茫然。

唯有御史趙芳菲站了出來,道:

最新小说: 回收金手指,從六零開始 大人,我真的會破案 安太歲 瘋山鎖春 穿越者反殺指南 開局就送金手指,知青下鄉贏麻了 在荒野戀綜撩了男配[穿書] 替嫁太子妃 大唐辟珠記 被獻給暴君後我作天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