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長安顫抖著抬起頭,望見重龍的臉上滿是如純淨少年般等待長輩誇獎的期待神情。
「老臣很欣慰。」廖長安的眼角溢出了淚,「先皇和娘娘也一定會很高興。」
周身滿是肅殺之意的帝王露出一個開心的笑。
「亞父滿意就好。」
如果以重龍為主角為他的一生書寫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 那麼他的登基大典就該是故事的圓滿終點。
可是人人都想要當主角,而已經六十九歲感知自己命不久矣的廖長安想當主角的執念最甚。
廖長安為此已經等待了太多年。
久到早在二十多年前武國的覆滅,其實就是由於廖長安勾結安國導致的。
廖長安當年失敗了。
安王貪得無厭,攻進武國王都後當即撕毀了與廖長安的協議, 不僅沒有讓廖長安成為武國新主,反倒對廖長安和重氏一族趕盡殺絕。
最初安王囚禁重龍,也有想將廖長安引出來的打算。
許是安王不想讓自己的豐功偉績留下任何瑕疵,即便對廖長安追殺的兇狠,絲毫沒有透露出是廖長安裡應外合才祝他吞併武國的。
廖長安幸而與武國舊臣們互相庇佑,躲了起來。
廖長安並不後悔因自己的一念之貪所毀滅的武國,更多的是反思自己看錯了安王。
當重龍八歲那年,安王徹底放鬆了警惕,他覺得這麼多年都沒什麼動靜,武國舊臣應該都死的不能再死,而廖長安的年紀,恐怕也在哪個沒人知道的地方老死了。
於是觀察安王多年的廖長安悄悄找到了重龍。
廖長安望向瘦弱不堪的重龍努力故作成熟的臉,黑沉沉的眼中滿是對未來的野心。
重仲王是一個不錯的帝王,他死後舊臣們仍然忠心耿耿,對於廖長安來說,那些舊臣就是一柄好用的刀。
而重龍就是廖長安準備親手打造的刀鞘。
只需要利用重龍驅使那些舊臣復辟武國,然後廖長安就能摘下最終的勝利果實。
所以當其他舊臣恨不得挖出心來教導重龍的時候,廖長安只找出最迂腐最不適合帝王心性的書來灌輸重龍。
廖長安希望重龍無能一些,軟弱一些,以及最重要的,對他要信任。
重龍在舊臣們的擁護下攻入安國王都,順利復國。
安王看見跟在重龍身後的廖長安意識到就算他死了,廖長安也不會讓重龍在龍椅上坐太久,不禁發出狂笑。
廖長安眼皮猛跳,生怕安王說出什麼,幸而重龍並沒有往心裡去,直接砍下了的安王的首級。
掉在地上的安王頭顱臉朝著站在宮門口不遠的廖長安,笑容更加詭異。
重龍沒有在意安王的異常,卻讓武國舊臣們敏銳的察覺到了什麼。
重龍復國登基,廖長安迎接舊臣們明里暗裡的刺探,根本沒機會動手。
雖然廖長安
是重龍最信任的人,但廖長安並不擅長行軍打仗,勢力根本不足以應對其他舊臣。
不過武國舊臣們對廖長安的野心只是猜測,因著重龍對廖長安太信任,甚至尊稱他為亞父,在沒有確切的證據前,都不敢和重龍透露半分。
廖長安在重龍的信任下,在朝中的勢力日益壯大,將其他舊臣們一點點吞噬。
廖長安日日夜夜都想著,等朝堂上再也沒有礙眼的人的那天,就是他登基的日子。
可是還沒等到廖長安掃清一切障礙,重龍就鄭重的將朝堂交給廖長安,然後離開王都征戰諸國。
隨後的日子,是伴隨著激動和恐懼的。
重龍征戰的才能說是天才也不為過,他勢如破竹,毫無障礙的將周邊諸國掃清,並且以一往無前的趨勢繼續。
每當武國吞併一個國家,就代表著未來廖長安登基時的疆域面積在擴大。
廖長安展望著未來,激動不已,可同時他也是恐懼的。
他恐懼重龍的強大,讓他無法夢想實現。
很多次廖長安都想在後方動些手腳,致使重龍兵敗回朝。
可廖長安看似在朝堂之中一人之下,但他知道這都是建立在重龍信任他並且沒有自己的孩子的前提下。
廖長安不能失去重龍的信任。
幾乎戰戰兢兢的十多年,最後幾年廖長安生怕自己熬不過重龍先死,甚至動了用重病的藉口勸重龍回朝然後殺了重龍登基的心思。
最終重龍還是帶著前無古人的勝利回朝了。
廖長安迎接重龍歸朝時,渾身都在抖。
「亞父,你可還滿意朕的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