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有不少人朝他打招呼,周疏寧已經混成了北疆這一帶的紅人。
尤其是豆腐事件後,他讓千家萬戶都有了做豆腐的手藝,讓不少人都吃飽了飯,百姓們也拿他當成了大恩人。
只是從那以後,哪怕周疏寧徹底放棄了豆腐的加工,只做其餘深加工豆製品,豆腐的價格還是上不去了。
他想著,改天再傳授給百姓們一些簡單的求生技能,好過大家都卷豆腐。
當然,也有人選擇去外地開豆腐坊,也是條不錯的出路。
兩人一起來到奇貨巷,周疏寧遠遠的便看到了那位胡人掌柜。
一段時間不見,他竟然也在奇貨巷有了自己的鋪面,更是請了兩三個夥計。
一見周疏寧來了,立即熱情的上前來打招呼:「哎呀,是掌柜周娘子來了,真是歡迎歡迎。世界上最識貨的周娘子,你是我的貴人。自從遇到了你,我的生意是真來越好了。也是你給了我第一筆成本,讓我有機會做大生意。」
周疏寧也挺為他高興的,說道:「不錯不錯,看來掌柜的你也有了自己的機遇,你也很成功的抓住了。不知道,你昨天所說的那樣東西是什麼?」
胡人掌柜做了個請的手勢:「掌柜娘子這邊請,您看了就知道了。」
兩人一前一後跟隨胡人掌柜來到了他們的小倉庫,倉庫里琳琅滿目全是俏貨,多數是些玉石珠寶,看樣子這胡人掌柜確實發達了。
在一堆玉石珠寶的旁邊,還有兩麻袋不知道什麼東西。
對方指了指那兩個麻袋道:「娘子您自己看吧!」
周疏寧上前,解開麻袋上的繩子,黃澄澄的種子立即映入了他的眼帘,一臉驚喜的說道:「是玉米種子?你竟然真的找到了?」
對方見他高興,也非常高興,點頭道:「找到了,找到了,雖然花了不少時間,但是我航船的朋友還是幫我找到了。」
周疏寧立即問道:「好,你要多少錢?我兩麻袋的玉米種子我全要了!」
而且現在的季節得當,夏播玉米三個月就可以成熟,這兩大麻袋玉米種子足有兩百多斤,至少能種四五十畝地了。
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喜訊。
他要馬上把這些玉米種子買回去,全都種上!
這樣一來,秋收就能吃到好吃的玉米製品了。
誰料奇貨巷的老闆卻搖了搖頭,開口道:「分文不收,全部免費送給周掌柜。」
周疏寧十分意外的看向胡人,驚訝道:「這是為何?我相信這些玉米種子你肯定花了不少力氣才弄來,怎麼可以不收錢?」
掌柜指了指滿貨倉的玉石道:「如果不是娘子花高價買下了我沒人要的棉花和洋金花,我可能永遠都沒有機會拿出一百兩銀子決心去做玉石生意。結果我一次就成功了,掌柜娘子看到了,我現在擁有了一家店鋪。您是我的貴人,所以我不收錢。再說這個玉米在他們當地只是用來果腹的普通食物,確實也不值什麼錢。如果我這裡還有別的俏貨,掌柜娘子可以再來看看。這兩袋玉米,用你們晏國人的話來講,就是報答知遇之恩。」
周疏寧沒想到,一個胡人竟然有這樣的覺悟,他頗為讚賞的看了他一眼,點頭道:「好,就憑先生的胸懷,未來定能做成大生意。不過,錢我還是要給的。就算你不要錢,我還有別的事要拜託你。」
說著周疏寧拿出一錠金子,上前放到了胡人掌柜的手上:「你這次不收,還有下次,下下次,難不成都不收?而且我要找的東西都很難找,你能找到,說明你有人脈有門路,是個值得合作的夥伴。考慮到長期發展,我們還是要共贏。共贏的意思你明白嗎?當然就是要收錢,你收了錢,我才能安心拿貨不是?」
胡人掌柜摸著腦袋,只道:「格局方面,我還是差了周掌柜不少。好,我收,以後掌柜需要什麼,儘管來找我就可以了。」
周疏寧聽這胡人的漢話說的越來越流利了,甚至好多典故和成語也知道了。
他點了點頭,說道:「這次我讓你幫我找地瓜,如果找到了,還是一樣去西風村找我。」
胡人掌柜聽周疏寧描述了地瓜的特徵,拍胸脯保證道:「只要這個東西生長在土地上,我就一定能幫掌柜找出來。」
有了胡人掌柜的保證,周疏寧便讓長孫清明搬了兩麻袋的玉米種子上了馬車。
東西搬上馬車,周疏寧臉上的笑意便沒消失過,看的長孫清明也跟著心情愉悅了起來:「喲,這麼高興呢?不就是種子嗎?」
周疏寧擺手道:「這你就不懂了,玉米的產量雖然不及土豆,但它是主食。做成玉米面餅子,香的很!這兩大麻袋種子,能種五十畝地。每畝就按最低八百斤,那就是四萬斤。四萬斤,夠合村上下吃好幾年。我的目標很簡單,首先北疆不能再有人被餓死。然後,人活下來了,才能好好發展經濟。任何事的前題都是要有人,沒有人,一切都是空話。以人為本,才是發展的硬道理。」
長孫清明驚訝於周疏寧的胸懷,他問道:「以人為本?」
周疏寧點頭:「對,以人為本。」
長孫清明應了一聲:「好,本殿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