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頁(1 / 2)

長孫清明想了想,說道:「你的意思是說,想辦法讓她留下把柄?」

周疏寧挑了挑眉:「夫君還是這麼聰明,燕過留聲,只有讓她留下把柄,我們才能一舉扳倒她。她後面有高人指點,也有人在不遺餘力的給她善後。否則她為什麼能那麼輕易的就能讓你折在北疆?但凡換個弱一點的太子,此時她的大權就已經在握了。」

長孫清明笑:「愛妃承認你家夫君強了?」

周疏寧:……你為何如此會聯想?

長孫清明道:「你放心,就算你不出手,我也自有辦法讓她原形畢露。現在不動她,不過是想藉由她這個餌,釣出飛煞門這條大魚。但如今這條大魚的老巢都已經找到了,留著她倒也無甚大用。愛妃想做,便放手去做,一切自有我來善後。」

周疏寧就喜歡這種完全把背後交出去的感覺,可以不顧一切的放手去做。

只是事情總是接二連三的,周疏寧這邊的布局尚未開始,夏季連日的大雨,導致江南一帶遭遇了水患。

與周疏寧同屆的顧大人前往治水,回來求到了周疏寧的府上。

周疏寧的翰林院學士府基本沒住過,每次找他不是去翰林院就得去太子府,當代男妖妃不是隨便當的。

顧朝聞是三鼎甲里的探花,其實是有榜眼之才的,主要是他長相剛正英俊,恰好當得探花之名。

從任職上也能看得出,顧朝聞一直被太子安排做實事,說明是有意要重用他的。

周疏寧一聽顧朝聞找他,立刻換了男裝,前去迎接這位同年。

顧朝聞是真的曬黑了,不過可能因為他是個山東人,長相高大又五官英朗,黑了反而又多了幾分男兒氣概。

周疏寧問:「顧兄找我可是為江山水患之事?」

顧朝聞治水有功,奈何今年水患不斷,今次所發之水更是來勢洶洶。

周疏寧知道,水患一般都是在黃河流域沿岸,這是因為黃河不同於其他河道的地理特性,它是少見的地上河。

由於經常發水,改道再改道,河床沉澱積攢,再加上為了防止水患加固兩岸堤壩,使得這條河成了名副其實的地上河。

顧朝聞朝周疏寧行了個禮道:「周大人,若非情急,下官也不會冒昧前來打擾。接連數月水患,百姓苦不堪言,治水遙遙無期,百姓更是得了許多濕疾痢疾。再這樣下去,怕是要鬧出瘟疫。」

周疏寧明白,水患浮屍遍野,百姓飲水也都是取渠中之水,古代哪有水毒淨水設備,這便會產生許多疾病的交叉感染。

太子令顧朝聞三月之內將水患止息,並撥了大筆銀子給他。

可水患好治,百姓疾苦難言,早聞周疏寧大才,他這才想找他取取經,便將身段放的極低的詢問:「敢問周大人,可有良方指導下官。」

周疏寧一笑,說道:「好說,方法是有,只是有個條件。」

顧朝聞道:「大人請講,只要能救百姓於為難,朝聞願捨去這一身烏紗。」

周疏寧上前與之勾肩搭背道:「嘶,誰要你這身烏紗?條件只有一個,別叫我周大人,叫我周兄便好。」

第367章 周疏寧傳授治水妙方

顧朝聞可能也是急瘋了,沒人能懂那種感覺,眼睜睜看著百姓們泡在餿水裡卻無能為力,眼看著痢疾等流行病肆虐,百姓們一個個倒下,他卻無力回天。

聽周疏寧這麼說,顧朝聞當即給周疏寧行了個大禮,說道:「多謝周兄。」

周疏寧扯過顧朝聞的胳膊道:「其實治水,有兩個關鍵。一個是將泛濫的洪水收入河道,讓它去它該去之處。長江黃河東逝水,我們只知堵不如疏,但如何疏?顧大人可曾想過這個問題?」

顧朝聞答:「已尋到一處低洼谷地,準備將洪水引至那處,再加固堤岸堤壩。這樣的話,短時間內不會再有洪水之患。」

周疏寧點頭:「顧大人的治水論我也看過,是非常好的理念。尋找低塵之處加固題岸的確是個不錯的方法。顧大人也說短時間,但或是長時間呢?這個短時間,是多短的時間?三年五載?一年半載?甚至若是明年再有大的降水量,是不是題岸也會跟著垮塌?」

顧朝聞嘆氣:「我也曾想過,但若是堤壩再加固,勞民傷財不說,也不一定能起到好的效果。根據歷代水患記錄來看,有不少不是因為堤壩不夠堅固,而是洪水漫灌而導致。我們已經將堤壩增高至十幾米,卻仍然無法逃脫洪水的災降……」

周疏寧道:「顧大人說的是,但大人可曾考慮過另一個設想?」

最新小说: 尝试减压的肉短篇(可能有中篇) 小千岁 糟糕!新买的机器人和哥哥共感了(骨科1v1) 系统每天都强制我H! 我在無限世界修機械美人 大鐵匠與豆腐娘 主母愛誰當!紈絝夫君為我掙誥命 小巷日常[八零] 星河長明1戰與遠征 探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