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明能理解羅慧對物質的低欲求和常為別人著想的習慣,也欣賞她身上因為後顧之憂減少而恢復的理想主義精神,但他不捨得讓她的無私大過他的自私。那段時間他很忙,她也很忙,兩個人的交流本來就少,除了他一句疊一句的我愛你,只有身體上一次比一次更持久的探索能給予他們情感的補償。
有次羅慧在床上企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哪怕我去小醫院是為了早點當護士長也不行嗎?雷明掐著她的腰,沉著臉警告:「說了不行就是不行。」
羅慧糾結的毛病一犯,就錯過了報名。而她來不及懊惱,一個未曾預料的好消息又推翻了她所有的設想——她懷孕了,在她以為自己會一直享受忙碌而自由的二人世界時,已知的恐懼和未知的喜悅像蚌殼般包裹了她。
去醫院做完檢查後,她把消息告訴了雷明。雷明那天正好休息,在家圍著圍裙做飯,聽清她說了什麼,手上一抖,整勺的白糖掉進了鍋里。等羅慧到家,兩個人吃了頓甜到膩的紅燒肉,晚上雷明又把她抱在懷裡一遍遍地親,親得她神思恍惚顧慮全無,才看見他明亮的眼睛裡泛起朦朧的光亮。
父親這兩個字對他有多重,羅慧心知,成為母親需要多大的幸運和勇氣,她也親身體驗過。她不想再來一遍得而復失,也不允許自己過于謹慎,於是兩個人只能相互安慰,相互鼓勵,調整好心態再去做檢查,直到情況穩定,直到逐漸顯懷,直到母子平安考驗結束,他們才不約而同長舒一口氣。
雷立弢不知道爸爸媽媽是懷著怎樣的忐忑和期盼在迎接他,也不知道他的出生給爸爸媽媽帶來了怎樣的改變。羅慧開始相信,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父母需要孩子勝過孩子需要父母。孩子是父母的主動選擇,所以父母愛孩子是與生俱來的,天經地義的,而孩子反哺父母是孝,是德,需要鼓勵和讚揚,因為回報要比接受給予困難得多。
羅慧告訴自己,她和雷明沒有事先打過招呼,就創造了這樣一個脆弱可愛的生命,所要做的是傾盡全力呵護他,愛他,是給他想要的而不是把他變成自己想要的,是讓他喜歡這個世界而不是後悔來到這個世界。被激發的母性讓她變得更溫柔理智,也更細膩自私。在這之後,不用雷明反對,她也沒再提過換單位的事。
立弢和鑫華同年出生,鑫華有外婆幫忙帶,金鳳就被請來照顧外孫。斷奶之後,立弢又被羅慶成帶去了村里。其實小傢伙挺喜歡待在外婆家,村裡的玩伴多,小雨姐姐又會陪著,和羅小花搶著吃的飯也比較香,可是小孩子考慮的是吃喝玩樂,大人卻開始考慮戶口學區和學校。
村一級的小學已經消失,當初羅小雨在鎮上讀完幼兒園,按理要讀鎮小學,但姚建蘭找關係開口子,寧願交借讀費也要小雨去縣裡。羅慧孑然一身時想過的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到底縹緲無影,她做不到逆勢而為,更別提是在替孩子做決定,於是為了教育資源,她和雷明雙雙轉了戶口,把雷立弢送進了市中心的幼兒園。
她以前滿心滿眼都是父母,如今生活全被孩子填滿。等她意識到快把自己包括雷明徹底丟在一旁,雷明趁機討要說法:「原來你還知道。」
羅慧撒嬌:「都怪立弢太招人疼了不是嗎?」
「請你客觀點,他的脾氣和樣貌像極了我。」
「你不招人疼嗎?」
「一般。」雷明想,小雨姐弟倆像小姑,都比立弢漂亮可愛,「都說外甥像舅,要是立弢長大了像羅陽,我怕我忍不住揍他。」
羅慧笑:「你捨得嗎?」
「到時候再看。」雷明捧著她的臉親吻,「我希望立弢像你,模樣好,性格也好,最重要的是腦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