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商打開薄薄的秘笈一看,作者一欄標著「思玉先生」,當場愣了下。唔,萬平安是徹底的外男,不好出入侯府內院,不知府里女眷的具體名字,不懂萬商為何怔愣。
思玉這名字竟然會有重名!不過時人愛玉,這名字確實適合做筆名。萬商心裡如此想著。
再往後翻兩頁,萬商的眼角開始抽搐起來。
這不就是思玉在報紙上發表過的文章嘛!盜版書商真是亂來!想當然地就敢印書了!
萬平安略有些得意地說:「這個秘笈暫時就只有第一冊 ,但以後會有第二冊、 第三冊 ……我已經和當地的朋友們說好了,等到後面幾冊出了,讓他們給我寄來……」
萬商幽幽地說:「我已經看完第二冊 了, 第三冊 也看過一篇了。」
萬平安:「!!!」
這第一冊 還是剛出的,熱乎著呢,姑姑上哪裡看第二冊、 第三冊 ?
事實上思玉在報紙上的文章已經發表到第七篇了,全是扶貧這個系列的,而扶貧問題確實值得深入研究。按照這個盜版書三篇一冊的算法,萬商這話說得沒有錯。
萬商把薄薄一本盜版書捲起來,不怎麼用力地敲著侄子的頭:「每個衙門都新設了讀報處,西北那邊應當也是有的。你是不是沒去讀報?啊!是不是沒去讀報?!」
「我一個教大家種地的,讀什麼報啊!」萬平安委屈極了。
萬商又忍不住敲了兩下。
萬平安這次回京是因為述職季到了,各地的官員都在陸陸續續回京。
按說他的等級還不夠述職的,可是糧食是頭等大事,又知道萬平安背後還有一個安信侯府,石子田更是太夫人想出來的,當地的縣令哪裡敢貪功?述職時乾脆把萬平安一起帶回來了,說不得借著萬平安搭上安信侯府的關係,他述職時會更順利呢?
這些地方官來到京城中,有擅長鑽營的,也有不擅長的。
如果朝廷不清明,那麼不擅長鑽營的就會很吃虧。
好在這時的朝廷大體上是清明的。
但即便是這樣,地方官們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試圖讓自己在有限的述職時間中搭上更多的人脈,最好這次述完職後能官升一級,以後可以留在京城裡當京官。
昌華郡主因此攢了一肚子的樂子事,待有空了就來說給萬商聽。有一次就說到某某官員似乎是太過著急了,以至於在什麼場合鬧出了什麼笑話,把萬商逗得不行。
笑完了,昌華郡主總結說:「雖然確確實實是鬧了笑話,但也體現出了這個人其實對各類的排場並不熟悉,此事傳出去後,說不得這個人就因此掙下兩袖清風、勤儉為政的好名聲了……」 別人笑他沒見識,說不得他心裡正偷樂,覺得自己這把穩了。
萬商點著頭:「沒點厚臉皮、沒個大心臟,真的沒法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