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軍天策府知道這一點,但是陳國和應國也知道,接下來的情況,必然是圍繞著【如何讓自己的國休養生息的同時,攪亂對方的節奏,尤其是不能讓麒麟當真成長起來】開展。
【麒麟休息好,陳國和應國就休息不好】
破軍,文靈均等人,再加上被叉回來的,想要溜走的文清羽先生,琢磨許久之後,發現後勤這些只需要獻祭了晏代清先生的眼眶和頭髮就行,大軍軍勢的最優解則是——
一位單體戰鬥能力出類拔萃的同時,精通兵技巧,具備有訓練出一支強橫軍隊能力的頂尖名將。
霄志都不太相信,嘆息道:「怎麼可能有又勇武又豪邁,又擅長練兵又忠義無雙的神將的?」
陳國出身的周平虜表情上有些複雜難言。
破軍和晏代清沉思許久之後。
這軍政和後勤最強的兩個當代年輕謀士臉上都出現一絲古怪,對視一眼,看得出彼此的那種說不出的表情。
文清羽摸了摸下巴:「……真有?」
破軍,晏代清對視一眼,回答道:
「岳鵬武。」
「岳帥。」
一個曾經顯赫,在最近的五年卻並沒有踏入中原征戰的名字,學宮九子沉默起來,彼此對視一眼之後,這年輕一代的謀士們用不同的語氣,卻是相同的情緒,或者慨嘆,或者扼腕:
「陳皇。」
「蠢貨啊!」
霄志臉上帶著真誠的表情,撫掌讚嘆道:
「天下未定,四方皆敵,有如此的神將,卻還要為了保全自己的權利而打壓,這種人已經不能用愚蠢來形容了,難道那裡也有一位【晏代清】給陳皇下了什麼毒計嗎?」
「妙也哉,妙也哉,如此愚蠢,竟然讓人都無法生氣,只覺得愚蠢的好笑了。」
「那十年的陳皇簡直像是把腦子餵了豬。」
「然後把拉出來的那一坨塞到了自己的腦子裡。」
「能蠢到了這個級別的人,太過於離譜以至於讓人心中產生一種微妙的評價,若非是真切發生在了青史之上,說出去,旁人都不會信的。」
周平虜看著一臉誠懇說出了這一番話,陰陽怪氣地讓人覺得無言以對的霄志,只好無視了這一番話中人物是陳國的國君,道:「當今天下,兵技巧大家,寥寥無幾,狼王去後,也只姜素,突厥大汗王,岳帥三人。」
「我軍中樊慶將軍雖然也有這樣的能力,但是樊慶將軍擅長的,是精神上的教導,可以讓在過去被認為最為無藥可救的人也變成堅強的戰士,讓奴僕也可以升起戰意。」
「讓麒麟軍的戰士知道為何而戰。」
「這自是十分重要。」
「但是對應修行,訓練,戰陣,還是需要岳帥這樣的傳統兵家大家。」
「除此之外,岳帥畢竟,乃天下前十的神將啊。」
周平虜這一句話的分量極重。
這一個分量,是樊慶,越千峰他們所不能比擬的意義。
天下前十!
忠義無雙!
具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頂尖帥才級別神將!
學宮九子和晏代清都緘默起來。
他們十個,雖然秉性不同,所擅各異,但是在大勢上的眼力和目光卻是大體同樣層次的,他們太清楚現在麒麟軍的長處和銳氣,也太明白現在麒麟軍的弱點和劣勢。
陳國應國如人老邁,精氣疲憊,但是仍如巨人,死而不僵,猶有餘烈,而天策府則如日方升,羽翼橫絕萬里,卻終究年少,底蘊不厚。
此方世界,仍有豪雄無數,有玄妙力量。
應國有所向睥睨的軍神姜素。
李觀一都得要玩命才能夠勉強頂住姜素。
李觀一已是麒麟軍唯一的支柱,一旦他離開,諸多名將沒有能擊敗抵抗姜素,宇文烈,突厥大可汗這樣名將的主帥,總不至於在這等情況,還要讓越千峰硬頂著。
再加上現在的疆域遼闊層次,不提進攻,就算是先要穩住局勢,守住四方。都需要有不止一位能夠坐鎮一方的大帥神將。
原本最適合這個職責的是魯有先,可魯有先有勇烈孤忠,自盡殉國,再加上休養生息不足,導致麒麟軍缺少足以在李觀一離開之後,鎮住局勢的擎天巨柱。
而若是和岳帥會師,則這個最大的困境和不足就解開了。
如此進退可也。
即便是在未來,最危險的情況下,足有李觀一,岳鵬武,以及薛神將三位神將固守於疆域四方,兼有三座九鼎之威加持,則可立於不敗不破之地。
其之中策,則岳鵬武駐守後方。
李觀一率大軍前攻,後方無憂,破軍大勢,晏代清後勤,足以保後方高枕無憂,那時候李觀一自可以坦蕩往前,沒有後顧之憂。
其之上,則等天下有變,李觀一自江南而出牽制姜素。
再遣一上將軍,自鎮西雄關北上,兩路大軍並行,藉此大勢磅礴,則可滅雙國,擒兩王而吞天下也。
諸般戰略,諸多謀劃,大勢,皆有一關鍵。
便是岳鵬武之歸來。
岳帥歸來,整個麒麟軍天策府的局勢都要變好。
於是眾人找到了李觀一,讓李觀一在給岳帥的信箋裡面,寫下來了這樣的內容,只是文靈均還是有些擔憂,道:「岳帥忠義,毋庸置疑,只是主公,您又要如何打動岳帥之心。」
「讓岳帥改變之前的戰略選擇,而來到我等這裡呢?」
李觀一沉思許久之後,道:「我自有辦法。」
岳鵬武翻看信箋,知此大勢,見天下之變,已經有許多的意動,已經想要前去,只是他也知道——來此北域關外,是因為對那時候的應國來說,岳鵬武活著是最好。
所以允許岳鵬武所率軍團從應國疆域邊緣跨過去。
而現在,誰都知道岳鵬武對於麒麟軍有多關鍵。
姜萬象和姜素都不會允許岳鵬武率軍前往江南會師。
而若是從草原,到西域,再順水路去江南的路線,則需要面對突厥大汗王;也是局勢變化,當日越千峰前往西域不受到阻攔,是因為突厥大汗王知道,越千峰是去幫助李觀一對抗陳國,應國。
可現在,李觀一剛剛剁了個十三汗王。
突厥大汗王也會攔截他們。
況且,路途漫長,又不都是越千峰那樣的騎兵狂奔,岳鵬武畢竟已經是三十餘歲的沉穩年紀,乃是帥才,一舉一動,皆要考慮許多,考慮時機,不能輕易妄動。
他已經成熟起來了。
不再是當年在太平公麾下時的那樣。
他打算寫一封回信,告訴李觀一,需要等待時機,才能夠回去,需要沉穩,不可以依靠一時的秉性和豪烈,就採取行動,需尋一契機,乃率軍歸來。
然後,三十餘歲,已經歷許多變得沉穩的岳鵬武看到了李觀一那一封信箋的最後。
和之前多少是談論天下大事的沉穩筆鋒言談不同。
這一封更短暫的手信,筆觸都更為熾烈,顯而易見,是李觀一真實的情緒激盪——
【岳帥,天下亂世三百年,我中原陸沉,大國分裂,百姓苦楚,不得太平,而今四方未定,內有兄弟睨於牆,外有異族虎視,我雖不才,願以此身補天裂】
【不知岳帥可願相助,一併收拾這天下山河】
【讓這天下萬萬千黎民百姓,從此站起來,不受欺辱】
【我在這裡等著大帥,何日歸來,你我同袍,復我河山】
【北伐,北伐!】
之後是一首未曾完成的詞。
上闕尚好,下闕猶有不協調,但是那一股烈烈之氣,男兒豪情,就從心中炸開,滾滾升騰起來了。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當年恥,猶未雪。天下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敵國城闕。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突厥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下闕,未完,未盡,未竟。
可是那一股烈烈之氣已足夠撲面。
已經三十餘歲已經沉穩許多,已經自認為,不再是如同當年那樣魯莽豪壯的岳鵬武安靜許久,目光看著那【收拾舊山河】,又落在上面那四個字。
【北伐,北伐!!!】
諸多情緒,豪情,看到這情報,這會師這天下之後被岳鵬武壓下的那豪氣升騰。
許久後,岳鵬武的雙目之中。
一絲絲火焰控制不住燃燒起來。
「北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