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娘母女和許家妹妹第二日一大早,換上乾淨的衣服,拎著攢了好幾個月的雞蛋向女兵軍營的地方靠近。
越靠近,她們的臉色越沉重,步伐灌了鉛般也越來越慢。
正在她們在軍營外徘徊要不要進去時,一個女兵看見她們,迎上前來,「你們是來找姜大夫治病的吧?」得到肯定的答覆後爽朗道:「姜大夫特意叮囑我,說你們來了直接放進去就好。」
她們幾人一進去,剛被姜去寒安排著坐下來,三碗泛著苦味的湯藥就端到了她們身前。
見三人面露詫色,柴昇陽在一旁解釋:「這是醫治疫病的湯藥。先前我家小……」頓了頓,柴昇陽抿唇一笑,「去寒替你們診斷過病情,對你們的身體情況極為了解,按理說你們如今不會感染疫病才是。」
「其中原因……莫非,你們沒有按藥方服藥?」
孫大娘捧著藥碗的手猛地一個顫抖,她抬起頭,看向姜去寒,神情懇切:「姜大夫,我不是懷疑你的醫術——」
「孫大娘你誤會了,我並非是這個意思。」
柴昇陽連忙道,「我家小姐在得知你們患有疫病時,就推測出你們將原本一付兩次的藥,改成了一付六次。這湯藥是我家小姐根據你們以往的服藥情況,寫下的治病方子,今日一早就命人煮著了,你們放心服用。」
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判斷該服用什麼藥材,若病情的變化沒有達到預期,需要根據天氣、患者的心情、服藥方式……來判斷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姜去寒醫治過的人體內正氣充足,不會輕易感染疫病。
她推測,這三人應是將原本一日一付,一付兩次的服用方法擅自改成兩日一付,一付六次。更換了服藥方式的結果是,服藥之人病情表面雖有好轉,體內卻正氣不足,無法抵禦病邪入侵,這才患上疫病。
孫家母女和許家妹妹都是家境貧寒之人,考慮到這一點,姜去寒當初在治病時,有意減少了藥味和選擇了相對便宜的藥材,但這些對她們來說仍是昂貴。
哪怕藥材都是姜去寒提供,她們也小心翼翼地服用。
連這些事都能推測出來,孫大娘不住道:「姜大夫真是神醫……神醫啊。」
話說完,她看著碗中黑乎乎的湯藥,又激動道:「多謝姜大夫救我母女二人性命。」
在這個瞬間,一直替姜去寒忿忿不平孫大娘惡毒的想:外面那些愚蠢的人,不配擁有菩薩般的姜大夫,全都死了才好。
面對誇讚,姜去寒面上毫無謙遜之色,只是微微頷首,表示自己也認為她能擔得起這個名頭。
迎上孫大娘的後一句話時,姜去寒面上笑意加深,「多謝孫大娘當日的救命之恩。」
孫大娘端著藥碗的手微微顫抖,整個頭都埋進了碗裡,不敢多看姜去寒和柴昇陽二人一眼,也不敢讓二人看見她此刻的表情。
她來之前,最怕姜去寒提這件事。
當晚莫婉玉找到她,她卻為了自身安寧,尋了個由頭打發了莫婉玉。第二日若不是那麼多人站出來,她也不會混入其中。
她擔不起姜大夫的感謝。
她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說著,「姜大夫你真是個好人……」
自得知姜去寒能治這疫病後,泰陰城的百姓嘴上不服軟,暗中卻密切關注著這個地方,他們看著孫大娘母女和許家妹妹從這裡進去,又看著她們從裡面走出來。
「她真的能治嗎?」
被問之人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曉,如實道:「她們比進去之前,看起來好像更有精神頭了。」
在霜打過的茄子中間,沒蔫的那個格外引人注目。
本就心動的人愈發心動,分享著搜刮來的消息:「你們沒聽說嗎?先前自稱是被那妖女醫治過的人,只有三個人得了疫病,巧合這麼多,就不是巧合了,那妖女怕是真有兩把刷子。」
「我看,我們不如去跟妖女認個錯,當初是我們誤會了她。」另一個人努力地喘著氣,「朝廷放棄了我們,城內的醫者又束手無策,我們得自救。」
「要向一個女人認錯?要去你去,我不去。」
「你站著說話不腰疼。」說一個字就需要猛吸一口氣的人只覺得自己下一刻就要死在這裡,「你的病情沒我嚴重,你不怕死,我還怕死呢!」
「好,你們不去,我去。」
他不能死。
說出來慚愧,他來到這裡,就是為了求姜大夫治病。
他站起身,用一根棍子撐著自己的身體,意識不清地向著軍營的方向緩慢前行。
眾人都知道他要做什麼,沒有阻攔,他們想著通過這個人,來試探姜去寒那個妖女是否有醫治之能。
還沒靠近軍營,就被守衛著此處的將士厲聲喝止:「做什麼!」
來人猛喘兩口氣,「求醫……」
將士看也不看一眼,冷聲道:「姜大夫不醫治軍營以外的人,請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