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兩個人便扔下工作,牽手出門踏春去了,留下蔣開和楚以。
楚以立馬湊了到了蔣開邊上, 眨眼:「春天到了,我覺得我有點春意萌動。」
蔣開淡淡看了他一眼,「別發春。」
楚以:「又是一年春來到,我卻還是個雛....」
蔣開:「你能不能回家再發瘋。」
楚以:「那我回家可以當禽獸嗎?」
蔣開拒絕:「不可以。」
楚以:「..........」
陳正和劉知南出門後,青桐灣的原野上一片春意盎然,從地里鑽出的青草,嫩綠絨絨,一群大白鵝在悠閒吃草。
兩個人並肩緩緩走在田間,水田已經灌了水,有好些農人已經開始播種,將根根秧苗找到田間屬於它的位置,耕地機隆隆作響,鋤頭揮舞。
青桐灣的春耕開始了。
陳正說:「春分後會有幾場春雨,青桐灣的春天被春雨浸潤,山巒籠罩在薄霧中,田間地頭的薺菜冒了頭,春筍會在竹林里瘋長,香椿在枝頭,那時候正是春食的時候~」
劉知南俯身從田埂邊摘起一枝一年蓬,「食在春季,我有口福了。」
有同村的阿伯扛著鋤頭從他們身邊走過,陳正和劉知南禮貌的同人打了招呼。
「陳正,我們小院兒的菜園是不是也要春種了?」
「嗯,種點小番茄,莧菜,空心菜怎麼樣?農場裡面應季的也種這些,對了得種點辣椒,到時候做辣子醬。」
「嗯嗯,我忽地有個想法。」劉知南轉頭看他。
陳正知道他的創新力很強,於是洗耳恭聽,「請講,劉先生。」
劉知南手裡轉著那枝一年蓬,說道:「咱們小院兒是花園與菜園的結合,由此可以衍生出一種可食性花園,也就是打造出一個果蔬花園,比如彩椒,甜菜,番茄,等色彩斑斕的蔬菜,進行彩虹色的色彩搭配,再用迷迭香、羅勒、薄荷等香草植物做輔,再用支架搭設豆類、葡萄等爬藤支架,呈現高低錯落變化。」
陳正:「創意不錯,具體你想怎麼實施?」
「還是和小院兒結合,在小院兒附近承包土地,向客人推出,打造私人可食用花園,客戶定製,我們提供技術支持,幫助施肥,採摘託管,青桐灣會種地的叔叔嬸嬸那麼多,正好對口了。」
陳正笑:「理論上算是另一種形式的私人菜園,不過你提供了更加符合現代人審美的模式,劉知南,你真的很聰明,也夠創新大膽。」
劉知南:「謝謝誇獎,陳先生。」
兩個人沿著鄉間田野漫步,腳下的嫩草與野花拂過他們的褲腳,春風吹起他們的衣角,他們享受著春日的祥和,暢聊著心中規劃。
不知不覺走了很遠,繞著青桐灣的漓河水暖鴨游,河岸邊的柳樹抽出了新芽隨風拂動。
劉知南說的有些口渴了,兩個人停下腳步,恰好走到了村口小賣部,那是一間小木屋,白色牆體上用紅漆寫著小賣部三個字。
陳正走過去,掏了一張十塊錢的紙幣給守店的老爺子,買了兩瓶玻璃瓶汽水回來。
「好久沒喝過這種瓶裝橘子汽水了。」劉知南笑著接過,用吸管喝了幾大口,甜絲絲的,氣泡在口腔里跳躍。
陳正:「夏天喝冷凍過的最解渴,這裡還賣一種老式冰棍,最近還沒進貨,等進了貨我帶你來嘗嘗。」
劉知南點了點頭,兩個人拿著玻璃瓶汽水往回走。
路過田間的時候,村里幾位阿嬸蹲在地里,拿著鏟子提著小籃子。
「她們是在挖野菜?」劉知南問。
陳正看了看:「是,在挖薺菜和蒲公英。」
「蒲公英能吃?」薺菜能吃他是知道的,蒲公英能不能吃,劉知南不是很了解。
陳正:「能,涼拌或者炒雞蛋都行,還能曬乾了泡水喝,弄點回去吃?」
劉知南笑:「今天就開始春食第一頓?」
陳正看著他,黑眸深深,笑道:「我不想讓你錯過任何一頓美食,食在山野田間,別錯過了自然的饋贈。」
兩個人便也去了田間地頭,開始摘野菜,因為沒帶鏟子和籃子出來,陳正便去找了根樹棍,用來撬蒲公英和薺菜。
「儘量找買開花的蒲公英,嫩一些,薺菜無所謂,春天第一茬,都嫩。」陳正說道。
劉知南冬天體驗過挖折耳根的樂趣後,已經愛上了挖野菜,撅著屁股挖的很認真。
過了一會兒就挖了好一堆野菜,兩個人連個裝的袋子都沒有。
劉知南把視線投向了陳正,的外套。
陳正:「........」
還是乖乖的把外套脫了下來,質地優良的工裝夾克,一件998,被劉知南揉巴揉巴的裝了一堆帶著泥巴的野菜。
從田裡走的時候,又碰上了坡坎下一叢叢的野蔥,新長出來不久,野蔥正是細嫩。
劉知南高興道:「嘿,可不是趕上了麼,家裡的臘肉有用途了。」
野蔥炒臘肉,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