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賀長榮覺得不會再和自己見面,索性清帳翻篇。
秦詩遠喝一口黑皮諾。黑皮諾的尾韻長,果香伴隨微微的酸和森林氣息,在舌尖停留,久久不散。
本城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要是他們偶然遇見,賀長榮會怎麼想?
秦詩遠的目光滑向作業得分很高的文字上。
作為初學者,賀長榮寫的作業沒有很差,看得出來他在認真對待。
秦詩遠身邊那麼多人,投其所好的大有人在。但他的「所好」不是要求高,就是特燒錢。除非本來就有經驗,尤其分手後還繼續努力學的,他到目前為止只知道賀長榮一個。
賀長榮有點像地球,繞著太陽轉,但自身也有完整的日與夜。
可能這個比喻不夠恰當,因為秦詩遠對賀長榮「一直喜歡著他」沒有很深的感受。
手機新聞更新的提示音「叮」一聲響,打斷了他的思緒。
他看一眼時間,皺了皺眉,自己剛剛一直在想賀長榮的事。
真是太閒了。
走出機場的一瞬間,撲面而來的裹著濕氣的熱浪讓賀長榮切實感受到——他回來本城了。空氣中的黏膩與鋼筋水泥暴曬的味道交雜,偶爾還帶一絲絲海腥味,但很快就被各種尾氣掩蓋。機場附近擠滿了計程車和巴士,熱氣從它們的引擎蓋上翻滾而出,視線掃過,會看到微微的扭曲現象。
賀長榮深呼吸一口,心道,我回來了。
他讓來接他的助理送他到老城區的一家牛腩面檔。每次從外地歸來,他都會去吃一次昌記茶餐廳的牛腩面。
從機場回到市區,一路上市井與高樓交錯拼嵌,這是這座歷史名城的底色。
現在是閒時,昌記里客人只有三四個,正在無聊刷手機的少東阿輝看見脫下帽子、墨鏡和口罩三件套的賀長榮,大喜過望,「榮哥,來啦!」
「好久沒來,想吃你們的招牌了。」
「看新聞,聽說你出埠(到海外)了,好玩不?」阿輝一邊和他閒聊,一邊給他斟茶。
「挺好的,給你們帶了點禮物。」說著,把一個大袋子遞過去。
「哎呀,你回回來都帶禮物,真是有心了。」阿輝接過,「我老豆(爸)前幾天還問我你最近有沒有來呢。」
「昌叔身體怎麼樣了?」
「老毛病,操勞過度,腰不好,天天去醫院針灸。」
「代我向他問好。」
「肯定的。」阿輝放好禮物,「我去廚房親自給你整碗招牌牛腩面,等一等哈。」
在店的客人里有熟客,認出賀長榮也只是打聲招呼,「榮仔,好久不見。」
「基叔好。」
其他客人看了賀長榮一眼,繼續低頭吃東西。
這是本城老城區的特點,名人見得多,見怪不怪,不會圍觀,也不會特地去攀談,各做各事,相安無事。
過一會兒,阿輝端出一碗熱騰騰的牛腩面,「榮哥,來!」
一股濃郁的香氣讓人不禁咽下口水。碗中,濃湯不見底,表面一層細膩的油花,蔥花點綴;湯底經過數小時的慢火熬煮,融合了牛骨、陳皮、八角、桂皮等中藥材的香氣,濃厚卻不膩口,賀長榮舀一勺入口,複雜而協調的味道在舌尖跳躍。牛腩塊色澤深棕,表面泛著微微的膠質光澤,咬下去,好像咬到了香料的靈魂,肉質細膩而有彈性,筋腱的部分在口中融化。肉下的麵條吸足了湯汁的精華,一筷子夾起,麵條掛著濃郁的湯汁,「簌簌」一口,湯的香氣、面的勁道與牛腩的厚香完美結合,口腔中的每一處都被結實的質感充盈。
阿輝端上小碟,裡面放著一勺特製香辣醬,與香油攪合,蘸上一塊牛腩,送入口中,賀長榮眯著眼睛,感受著美食帶來的飽足和愉悅。
昌記起家時是一輛小餐車,扎守在影視城外,是路人甲們的最愛。賀長榮窮困潦倒時,昌叔讓當時還年幼的阿輝給他送去一碗牛腩面,賀長榮不敢接,昌叔夾煙吐一口煙氣,「傻仔,我這是投資,哪天你紅了,連本帶利還我就行。」
別看昌記店面不大,這整棟樓都是他們的。
所謂好人有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