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董很靠譜,很快就給他發來幾個候選老師的資料。賀長榮對比了一下,選定了其中一位,先上課感受一下再說。
他與老師聯繫,約定好時間在某座大廈的獨立教室里見面。
約見當晚,賀長榮按時來到教室,裡面卻空無一人。他正打算聯繫老師,此時有腳步聲從後傳來,他轉身,卻看見了——秦詩遠。
賀長榮驚訝,「你怎麼在這裡?」
秦詩遠手裡拿著參考書和一個文件夾,「來給你上課。」
「……我約好的那位張老師呢?」
「我請他去忙別的了。」秦詩看著賀長榮,「今晚不是試聽課嗎?你先感受一下,看我能不能勝任。」
賀長榮眉頭緊鎖,「你在耍什麼花招?這關係到我的學業,是很重要的事情。」
「我知道。」秦詩遠沒在開玩笑,他甚至沒有笑,「就是知道這對你很重要,我才親自來幫忙,你選的那位張老師並不是最適合你的。」
在他精通的領域裡,他當領航員,帶著賀長榮走好一段路。
「上完今晚的課,如果你不滿意,我再請別的老師來。這兩個小時,你不妨把我當做工具人,盡情使用。」
「……」賀長榮動搖了。如果秦詩遠正兒八經地輔導他,那確實是最理想的。
秦詩遠看得出來他內心在掙扎,認真地說,「長榮,你想做到的,我一定盡全力幫助你,讓你成功。」
並非直接給予,而是賦能。
他抬手看手錶,「我們已經浪費七分鐘了,」他的視線再次回到賀長榮身上,「你覺得,我們還得這樣耗多久?」
賀長榮緩緩吐出一口氣,眉宇間的遲疑被抹去,他走到座位上坐好,擺出書和文具,而後對上秦詩遠的目光,示意他準備好了。
秦詩遠不廢話,坐下後打開文件夾,「這是入學考試前三年的真題,我分析後認為今年題目的難點會在『閱讀理解與商業案例分析』這一部分,我們就從這一部分入手。」
秦詩遠先給賀長榮梳理核心考點,「閱讀理解考察考生對商業邏輯、數據解讀、市場策略等方面的理解;而商業案例分析,則更側重考生對經營決策的基本認知,比如成本控制、定價策略、消費者行為分析。」
他拿起筆,在試卷上一筆勾勒出幾個關鍵詞,「你要重點關注文章的核心論點,而不是被冗長的背景信息牽著走。判斷一家公司為什麼做出某個決策,往往只需要找准市場環境、財務狀況、消費者需求這三點。」
秦詩遠頓了一下,翻到一張整理好的表格,推到賀長榮面前,「這是我歸納的常見商業案例考點,比如企業如何制定市場策略、如何調整定價、如何評估產品競爭力。先看一下,把思路帶入進去。」
賀長榮低頭看向表格,目光逐漸聚焦,心中的混沌似乎被一點點撥開。秦詩遠用最直接精準的方式,讓他快速抓住考試的核心邏輯。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等賀長榮做好筆記後,秦詩遠遞給賀長榮一篇商業案例,然後帶著他仔細地從頭分析,時不時問他問題,給他思考時間,點評他的回答。
逐漸地,賀長榮意識到,自己單純站在數字層面思考問題,而秦詩遠已經把商業邏輯嵌入其中。
注意到賀長榮盯著他看的目光,秦詩遠眯了眯眼,似乎能讀懂他的想法,「等你學得多了、有實戰經驗後,你也會有這樣的思路。」
秦詩遠看了看時間,從「老師」的角色中脫離出來,看向賀長榮,「你該休息一下了,十分鐘,可以嗎?」
賀長榮這才察覺時間早已過半。
他點頭同意。又忍不住問出口,「……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像你現在這樣?」
秦詩遠挑眉。可能賀長榮只是單純好奇,但他珍惜這個讓他了解自己的機會。秦詩遠沒有花言巧語,他坦誠,「我是大家口中『buff疊滿』的『天龍人』——站在父輩的肩膀上,比大部分人起點都高。但是你知道的,我擁有那麼多,卻並不是同輩中最有能力的。我只有加十倍、百倍地付出,才能獲得比一般標準苛刻得多的『成功』。所以,如果你問我要花多長時間,我會回答,很長很長。」
秦詩遠的話沒有炫耀成分,正因如此,這些話才有分量,像一塊沉穩的石頭,落入湖面,泛起層層漣漪。
賀長榮本以為自己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知道秦詩遠的成功絕非表面看上去那樣輕而易舉,可當對方用這樣直白的方式說出來,他還是感受到了一種說不清的震動,甚至有一絲說不出口的難受。
他的喉結輕輕滾動了一下,心裡升起一種複雜的情緒——秦詩遠也奔跑了很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