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營食堂出來,他們轉了轉,去了公社裡的供銷社。
這個供銷社是兩間青磚砌的瓦房,門口掛著一塊木牌,上邊用綠墨水寫著「蘆花溪供銷社」的幾個大字,裡面還挺大的,有各種日用品、吃食、還有文具以及布料,平日裡村民們需要買個鹽和醬油醋,火柴蠟燭,一般都是到這裡來買。
臨近開學,售貨員對這樣的一家三口早已見怪不怪,分別指了指兩個不同等級的料子,「這個好一點的料子六角錢一尺,還需要3尺的糧票,這是次一點的料子四角錢一尺,1尺糧票。」
姚秋月分別看了下兩種料子,便宜的是普通的棉質布料,一共有黃紅藍三個色,貴的是化纖布料,也叫「的確良」,顏色要更鮮亮多樣些。
一共有三款顏色:粉紅、豆綠和淺灰。她聽說現在城裡就流行這種料子做衣裳,穿起來又薄又耐穿,不用燙,不褪色,容易洗,幹得快,不走樣。
姚秋月犯了難,要是挑貴的料子她手上的糧票不夠,要是挑便宜的還能有些富餘。
她就這麼一個閨女,自然想給她買好的。
「娘,咱們買便宜的。」唐寶兒拉著姚秋月的胳膊往料子前走,不願意讓母親為難,「挑一塊這個料子吧,我喜歡棉布,穿起來又透氣又舒服。」
隊裡每年按人頭,一個人就能分上五六尺的布票,要是買的確良的衣料,那得用掉他們一家三口一整年的布票了。
萬一到了冬天,想要再添置件棉衣添置雙襪子,那就只能捉襟見肘了。
唐實對於布料沒啥想法,聽到唐寶兒想要棉布料,便拿起一塊在她身上比劃了一下,「咱們閨女皮膚白,穿啥顏色都好看!」
「以後上了小學,咱閨女肯定是班級里最漂亮的那個。」
唐實說的是實話,他就沒見過綠水村有哪個孩子比他們家閨女還漂亮的。
唐寶兒鼓著氣,「爹,你就是看我看順眼了,才覺得我好看。」
「誰說的!」
父女倆插諢打科。
供銷社裡供應的棉布都是那種老式機器織出來的土棉布,跟旁邊的的確良比起來顯得皺巴巴的,姚秋月開口,「要不咱們先扯上兩尺的確良的料子,你外婆那裡應當還有些剩餘的布票……」
「娘,外婆家裡還有好幾個表哥呢,他們也要開學了。」
姚秋月感念她的懂事,心裡也有些埋怨自己的無能為力,摸了摸她的腦袋道,「那你自己挑一塊喜歡的料子吧。」
唐寶兒便挑了塊黃色的,黃色不像藍色那樣沉靜,也不像紅色那樣張揚,卻透著一股朝氣蓬勃的鮮活氣息。
姚秋月便要了6尺的黃色料子,那售貨員用布尺量了,沉重的大剪刀一刀裁過去,正好6尺,不多不少。
買完了布,姚秋月還讓售貨員稱了一點水果糖,難得出來一趟,不給家裡孩子帶點零嘴說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