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衣服小,裁縫和繡娘連夜趕製,只花了一天時間就做了一身衣服出來。
趙驊倒是有空問了問趙淩進宮的事情。
送太后的東西,他也親自見過,還去趙淩的屋裡,把他種的菜苗看過:「這些是誰教你的?」
趙淩眨巴著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不解地看向父親:「不想吃醃菜。」
趙驊明白了。
他這個兒子不喜歡吃醃菜,甚至不喜歡吃那些調味複雜的菜色。
因為想吃新鮮菜,所以就種菜嗎?
只是拿著木框瓷盤,放點水在屋裡,就能種出菜來?
神都不比江南,江南的冬天還是有很多蔬菜的。
神都的冬天,帶點綠色的蔬菜都格外昂貴。
只有陛下和少部分世家大族,才能用暖房種上一些蔬菜,得是表現良好陛下看重,才能得一些賞賜。
趙淩做的其實很簡單,不過是後世很普遍的芽苗菜而已。
別的地方種不活,他的房間點著炭火,雖說溫度肯定不能和後世的地暖比,但十度以上是有的,長點芽苗菜問題不大。
幸虧他爹不通農事,瞧不出他屋裡最不對勁的其實是那些餵羊的牧草。
不過就算通農事,禾本科的玩意兒長得都差不多,尤其是苗苗,壓根分不清。
常大力這種老農都分辨不清,更不用說他爹一個所謂的耕讀傳家的書生了。
趙淩這次進宮倒是沒有像第一次那樣需要經歷重重關卡。
趙驊進宮朝會的時候,把小孩兒帶過去,遞了牌子。
沒一會兒,太后身邊的清瑤就趕了過來,把人接了進去。
清瑤小聲逗娃:「凌兒這麼早就起了?不困嗎?」
「不困。早睡早起身體好。」他一個下午四點就在床上捂被子的娃,都睡十二個小時了,還能困?
他超精神的,能拆一座廟!
他清瑤姐姐長清瑤姐姐短地跟著到了長樂宮偏殿。
清瑤說道:「太后娘娘還沒起,四郎在這兒等一會兒。」
說著,她去叫了兩個七八歲的小宮女進來,又讓人送過來蜂蜜水和幾塊小糕點。
王太后其實已經起了,只是還在梳妝打扮,聽見清瑤求見,招招手,笑問:「如何?」
清瑤小步走到王太后跟前:「回稟娘娘,趙四郎今天穿了上次您賞賜的布料做的新衣裳,還送來了一些禮物。」
王太后沒有驚訝,反倒是有些索然無味:「趙家給準備了什麼禮物?」
清瑤聽出太后語氣中的不喜,並沒有著急,把手上的提籃交給桃嬤嬤:「不是趙家準備的,是趙四郎自己準備的,您看看。」
桃嬤嬤沒想到清瑤會把東西直接帶進來,先打開提籃的蓋子,掀開包裹的布料,看到裡頭的東西,怔忪了片刻,才把手上的提籃遞到太后跟前:「娘娘,您看。」
趙淩一個三歲小孩兒提著剛好的籃子,放在成年人的手裡其實很小。
裡頭墊著兩層厚布,包裹著翠綠可愛的菜苗。
清晨的寢宮內,燭火通明。
王太后沒見過這種蔬菜,問:「這是何物?」
清瑤笑道:「這是蘿蔔苗,趙四郎自己種的。」
王太后不信:「他一個小小人兒還會自己種菜?這冬日裡?」
別是趙家有了這等冬日裡種菜的法子,借著趙四郎的手來獻媚。
但是想想應該不至於。
皇家從不缺冬日種菜的法子,雖然品種不是很多,但身為太后,她一年四季都不缺少新鮮果蔬。
清瑤就把趙淩怎麼養羊種草,再給自己種菜的事情說了。
這些事情一查就能明白,王太后倒是聽得感興趣:「哦?他這么小就一個人住?還能養羊?」
「是。他說還養了一隻狸奴。」
王太后聽清瑤說著話,愣了愣神,問:「養的什麼樣的狸奴?」
「滾地錦。」清瑤忍著笑道,「說是他小時候從莊上抱來的。」
哪怕是轉述,只要想想一個三歲的小孩兒說自己小時候,就讓人忍俊不禁。
身邊伺候的宮人都忍不住掩嘴輕笑。
王太后沒笑。
桃嬤嬤也沒笑,把嘆氣壓在心底,小聲問:「娘娘,不如讓趙四郎陪您用早膳?」
宮人們察覺出氣氛不對,紛紛止住笑。
上次趙四郎來,太后娘娘哭了,還賞賜了一大堆東西,她們就覺得其中有問題,也不敢打聽,只能把疑惑壓在心底。
這次趙四郎一來,太后娘娘和桃嬤嬤又是這樣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