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淩說:「多加一貫,都吃好點兒。少吃點豆子,趁著現在新麥子下來,多買些麥子。」
多吃些麵食。
豆子吃多了,尤其是冬天,排氣是個問題。
莊上農忙的時候一日三餐,他們家裡沒農忙,還是照常一日兩餐。
中間主人家有點心可以吃,下人們可沒有。
以前趙淩月例少,來福他們就只能買一些豆子,放小灶上煮了吃,已經感覺比家裡其他下人好了很多。
尤其冬日裡買上兩個豬腳,放在黃豆里一起燉著吃,那滋味可美。
這一貫錢就是家裡那麼多口人和貓一頓午飯額外增加的肉蛋錢,怎麼算都不算多。
第25章
趙淩小院吃得好, 是整個趙家都知道的。
不僅僅是趙四郎吃得好,院裡的下人們也跟著沾油水。
各個院子的下人們站一起,精氣神就能看出來明顯區別。
尤其是幾個小孩兒, 那比同齡人拔高不止一星半點。
趙喜看裁縫給下人們量體裁衣, 特意讓小兒子來福排在最後, 等人其他人都走光了, 才親自去叫他們過來, 瞧著比自己高了半個頭的來福,抬手拍了拍他肩膀, 滿臉欣慰:「當初我讓你去跟著四郎,你娘還跟我鬧過脾氣。」
來福對這話就聽聽, 對著他爹憨憨一笑:「四郎人好。」
他爹娘給每個孩子考慮,但就跟趙驊和趙王氏一樣, 五根指頭伸出來有長短,考慮的輕重自然是不一樣的。
像他大哥, 就是安排在大郎趙辰身邊;二哥, 是在二郎趙縉身邊。
他娘當初鬧,確實是覺得不該讓他跟著一個庶子,但不是因為跟著一個庶子他沒前途,而是因為跟著庶子沒好處拿給家裡。
現在也不是不鬧, 只是鬧的緣由, 還是因為明明有好處,卻不拿給家裡。
也怪他多事,有一年冬天端了一碗黃豆豬腳湯給家裡, 本來是孝敬父母,誰知道進了他大哥的肚子。
後來小院裡弄些小吃食,他也會拿一點到家裡, 幾乎沒一樣到他爹娘嘴裡的,不是被大哥吃了,就是被大哥的兒子吃了。
除了吃的喝的,他大哥什麼穿的用的,都是撿好的。
他跟著四郎吃得好,他大哥就對他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他真不好說他大哥什麼,只能儘量離遠著點兒。
裁縫給來福量好了尺寸,笑道:「來福比之開春又長高了一些,秋衣我給你再留一點量,到時候要是長高了,就讓你家娘子給你放一放。」
來福一聽,就鬧了個大紅臉:「我還沒成親呢。」
裁縫瞧著他這樣子,驚訝了一下,問趙喜:「怎的還沒成親?還是已經訂好了?」
「還沒呢。他上頭還有一個哥哥沒成親,不著急。」趙喜笑得一團和氣,實際心裏面已經急上了火。
來福的二哥確實還沒成親,但是已經定下了,下個月就過門。
他們下人成親,沒多少講究,挑個黃道吉日,在主母面前磕個頭,就算是成了。
等裁縫們全都量好了尺寸,趙喜拉著來福單獨說話,問他:「家裡哪個丫鬟,你看中的?」
來福:「啊?四郎屋裡不許放丫鬟。」
這是趙王氏的規矩。
王家家大業大,親戚中總會搞出一些……前車之鑑。
小郎君屋裡放上一堆丫鬟,搞得正妻未過門就已經子孫滿堂的都不算稀奇事,跟著一群丫鬟塗脂抹粉穿姑娘衣服以為自己是個小娘子的才叫稀奇。
趙王氏絕對不能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幾個兒子年滿三歲,就安排自己的小院住,院子裡除了奶娘和管事娘子,不允許有年輕丫鬟。
只有老六趙茂,現在已經四歲了,還跟母親一起住在後宅。
「啊什麼啊?誰說放四郎屋裡了?」趙喜說著說著就忍不住聲量拔高,趕緊深呼吸一口氣,平穩心態,「是說給你娶媳婦兒。」
來福提起這個還是很不好意思的,但他認真想了想,家裡的丫鬟他幾乎沒什麼接觸,還真沒有過什麼想法。
見他這幅樣子,趙喜也不好說什麼。
沒想到趙淩那裡倒是等來了好消息。
他這天照常去上學,出宮的時候一個小宮人紅著臉塞給他一個荷包。
趙淩拿著粉紅荷包,整個人都傻了。
不是啊,他才七歲,都還沒滿七周歲啊!
小宮人年紀不大,但怎麼瞧都有十好幾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