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2 / 2)

他們現在所處的村子不像小湖村那樣依山傍水,就是一片平原,河流淺淺,大魚不用想,小魚小蝦也沒工具抓。

趙淩會編魚簍也沒用,沒趁手的東西編,河裡面也沒東西,餌倒是有,無論是地裡面挖點蚯蚓,還是像竇榮現在這樣打幾隻麻雀都行。

算了,沒魚沒蝦的,想了也是白想。

唉,還是挖點野菜現實點。

田間地頭轉了一圈,趙淩挖了小半簍野菜崽崽,竇榮打了一串麻雀和田鼠,提溜到小河邊清洗。

竇榮對田鼠還是下不去口,跟村里人換了幾把豆子。

春天的河水極其凍人,要是再早一點過來,還能看到岸邊沒化開的冰,現在稍微好一些,起碼冰差不多都化了。

竇榮有了小刀子之後,收拾麻雀利索多了,幾下就給麻雀脫了衣服,連裡頭還沒指甲蓋大的心肝都清理得乾乾淨淨,一點不浪費。

「一會兒放粥里一起煮。」

他看趙淩的手已經被河水凍得通紅,幫著把籃子裡剩下的野菜一起快速洗乾淨。

「嗯。」趙淩呲著牙,很快把野菜收拾好。

洗乾淨的野菜顯得更少。

他們寄宿的這戶姓孟的人家,五間土坯房裡住著老中青三代十幾口人,自家有十畝地,另外還佃了二十畝耕種,已經算是農戶里條件比較好的。

他們回去的時候,遇到顧朻從里長家出來,挑著兩捆豆萁。

竇榮趕緊上前,把顧朻肩上的扁擔接過來:「我來。你怎麼去挑柴了?」

顧朻笑呵呵地從懷裡摸出來兩個銅板:「我把早上做的一板豆腐拿去換了一些豆子和用得上的東西。今天還難得賣到了錢,這兩天要是貨郎來了,咱們能買點針頭線腦。」

他們身上就這麼一身衣服,三天沒洗還是小事,多少有些磨損,想著要穿上一旬,肯定少不了縫補。

其實按照三個人的所學,哪怕空無一物,想要賺到點小錢不是難事。

但他們的目的是體驗普通農戶的生活,很多技能就不能用。

還好孟家雖然條件困難,家裡豆子不缺。

豆漿、豆腐,做出來不僅能哄哄肚子,還能換到一些東西。

村里人也願意用豆子來換豆腐。

三個人回到家,孟家的幾個媳婦已經做好了早飯,還好火還沒撤。

竇榮趕緊上前:「大表嫂,等等,把這些放進去。」

他們這幾天就是以表親的名義在孟家借住的。

孟大嫂看到他們拾掇出來的東西,二話不說就下了鍋子:「這是打了什麼鳥兒?」

「就幾隻麻雀。」

「那東西可難打。豆豆,快過來灶前暖暖手。」孟二嫂招呼竇榮。

趙淩不用人招呼,已經蹲在了灶前。

村里基本一天吃兩頓。

早飯原本是清得能當鏡子使的麥豆粥,就是麥子和豆子直接煮粥。

本來就不好吃,還因為不能浪費柴火,並不會燉到酥爛,更加難以下咽。

趙淩他們吃了一天,就連夜把豆腐給做了出來。

竇榮每天經過孟大嫂的點頭,把一天要吃的麥子磨成粗粗的粉,和豆渣一起煮成粥,還是不好吃,但至少能下咽了。

至於把麵粉和豆渣一起烙豆渣餅?

那是不可能的。

啥條件啊,不是農忙的時候,吃乾的?

今天的麥豆粥加了麻雀和亂七八糟的野菜,還有一大碗鹹菜燉豆腐,已經相當豐盛。

孩子們的碗裡都盛了一塊小小的麻雀肉,大人小孩都很高興。

尤其是不諳世事的小孩兒,都覺得自從來了三個表兄弟後,家裡的伙食質量迅速上升。

豆腐更是神奇。

不多一點的豆子,竟然能做出那麼多豆腐,簡直就是食物放大術。

吃過早飯後,顧朻他們跟著孟家人一起下地,為春耕做準備。

翻地犁地都是異常辛苦的活。

好在村裡有耕牛,只是需要挨家挨戶排隊。

沒排到的人家也不閒著,拿著農具在地里已經開始翻了起來。

人力確實累,但祖祖輩輩都是這麼過來的。

孟老大笑道:「現在已經好多了。你們還教了我們做豆腐,等攢上一兩年,就去馬市買一頭驢子,能拉磨能拉貨。」

豆腐價格不貴,也只是相對而言。

最新小说: 戀綜,但在修真界 逃亡綜藝,我擁有武俠系統 我那被迫上進的大院生活 無限讀檔的我總被太子殿下讀心 阿姐 攝政王家的嬌嬌又出逃了[重生] 探花郎家的屠戶小娘子 我在男頻文當迷人菟絲花 小通房她又嬌又甜 末世,我靠百億物資收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