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伸手扯過趙驊身上穿著的道袍式樣的棉襖,「這麼一身,裡頭的棉花得一斤多。」
孩子們紛紛圍到趙驊身邊,伸手去捏捏棉襖的厚度。
趙淩眨巴眼睛:「這也不厚啊。」
「對。厚的穿著走不動道。」趙驊把自己的袖子衣擺從孩子們手上搶回來,笑話趙茂。
今冬趙茂做了一件特別厚實的棉襖,從頭武裝到腳後,走路像個木頭人,門檻都跨不過,後來只能把衣服拆了重新做。
趙茂這個年紀還不知道害羞,跟在趙縉身後嘻嘻哈哈。
現在京城居住,一個普通的小家庭月開銷大概在五到十兩銀子左右。
像來福和梓萱這樣剛成親,家裡就小兩口,還不用付房租,也沒什麼高消費的,每個月開銷要少很多。
單純一個過冬,家裡兩條棉被的開銷都得二三兩銀子,還得加上必要的棉衣棉褲之類,對於普通家庭確實是一大筆開支。
雖說被子棉衣之類的不是今年用了明年就不能用,但棉絮時間久了,保暖效果就會大大降低。衣服也會磨損。
普通一大家子三代人,每年冬天肯定得添置一些。
除了棉花之外,相應的布料也是一大筆支出。
在更加嚴寒的地區,棉襖外面還得穿上皮裘,才能防風保暖。
哪怕是一身老羊皮的襖子,也價格不菲。
趙王氏大概能猜到趙淩和竇榮詢問她的意圖:「棉花問題不只是價格貴,主要是產量少,難買。在我們老家象州,買一床棉花被,還不如買一床蠶絲被容易。」
象州不算是大虞最重要的蠶絲產地,不過很多農戶會種植幾棵桑樹養蠶。
趙王氏娘家的主要收入就是收蠶繭進行繅絲販賣。
趙家現在用的絕大部分的絲織品,都來自於趙王氏娘家。
趙淩聽得雲裡霧裡:「象州不種棉花嗎?」
「應該可以種。」趙王氏也不太確定,「不過沒地方,有那麼點空地不是種糧食就是種桑樹,哪還有多餘的地方種棉花?聽說種棉花不容易。」
趙王氏沒管理過棉田,只是合理推斷。
如果棉花非常容易種植,那麼產量就不會這麼一點,價格也不會那麼貴。
竇榮聽著趙王氏講的這些東西,大概心裏面有了個底,回到趙淩小院,就寫信去問家裡,在涼州能夠買到多少棉花,價格幾何。
趙淩看他唰唰寫信,自己在邊上挨個給貓梳毛。
天氣還沒明顯轉暖,貓毛已經明顯開始換起來了。
家裡五隻貓,掉下來的毛還是很可觀的。
竇榮一回頭就見趙淩手上一大袋子毛,驚呆了:「這……都是它們掉的?」
「嗯。等攢多一點,就拿去紡線,給它們做窩織毛衣。」取之於貓,用之於貓。
竇榮看著溜光水滑一隻更比一隻胖的貓,再想想自家精壯的虎先鋒:「它們是不是吃太多了?」
趙淩還沒吱聲,常威就端了一個大托盤進來。
幾隻大貓小貓頓時就活泛了,捨得下炕,啪嗒啪嗒舔羊奶喝。
等常威再端著給趙淩和竇榮的羊奶進來的時候,貓已經喝完了奶。
勤勞的大貓伸了伸懶腰準備出門上班。
懶惰的大貓伸了伸懶腰,重新跳到炕上睡覺。
竇榮看趙淩咕嘟幾下就幹掉一碗羊奶,伸手摸摸趙淩的肚子,又伸手摸摸大胖的肚子:「嗯。」
趙淩放下碗,吸了吸肚子:「你『嗯』什麼?」
他一個人類小孩,有個小肚腩怎麼了?
「沒!」竇榮看著炸毛的小夥伴,趕緊一仰頭,把自己的一碗羊奶喝了,「甜甜的。你還加了蜂蜜?」
「嗯,好喝。」他現在是高速生長期,需要大量的營養。
這樣他才能長得高高壯壯,增強抵抗力,免得在這個缺醫少藥的時代一不小心就死了。
年前那段時間,坊內好幾家的老人去世,紙錢撒得他心慌。
什麼老人?也就五六十歲的年紀,擱後世還在稱霸職場、縱橫股市,都沒到退休年齡呢。
平時瞧著還挺精神的,一下說沒就沒了。
竇榮心裏面琢磨著小夥伴是不是要長成小胖子,等一覺醒來之後,想法就全變了,趁著早上穿衣服的空當,伸手拍拍趙淩的肚皮:「軟乎乎的,抱著挺舒服的。」
趙淩吸了吸肚子,低頭看看似乎沒什麼變化,不怎麼在意:「過幾年,我就能長成硬邦邦的男子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