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1 / 2)

趙家不算特別興盛的家族,大部分族人都住在趙家村里。

兄弟倆挨個認過去。

來俊來福在後頭跟著名單,把準備好的禮物交給兄弟倆奉上。

禮物算不上貴重,重要的是心意,讓族人們知道,哪怕趙驊遠在京城,多年未歸,根還是在趙家村。

族老們都很高興,趙復讓僕役們幫著把他們的禮物送回去。

等他們都走了,趙田氏見他們想給其他人送禮物,笑道:「你們四伯四伯娘應該在山上茶園裡,兄弟姐妹這會兒都在族學裡讀書呢。族學上半天課,上午家裡事情多,都是上的下午。」

象州婦女普遍養蠶織布繅絲刺繡。

類似趙家這樣靠山的,還種植了茶園。每年採摘茶葉,婦女都是主力軍。

當地婦女參與大量的經濟活動,家庭地位和社會地位都比較高,並沒有某些腐儒們規訓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規矩。

這裡的腐儒,特指他們的外祖父,趙王氏的爹。

族學裡男女一起上課,完全不算驚世駭俗。

趙辰趙淩和其他堂兄弟姐妹間,就更加沒有那麼多破講究。

趙復雖然年紀比趙驊大了許多,但他年輕那會兒一門心思想著一朝中舉飛黃騰達,瞧不上村裡的姑娘,只想著中舉之後娶個官家娘子。

等他認清楚現實後,成親的時間也拖得晚了。

他有三子四女,年紀倒是和趙辰趙淩差不了多少。

老大趙廈,今年十九歲,在府城書院上學,也還沒參加縣試,是去年過年的時候成的親,娶的是他先生的女兒,現在就住在府城,並不在家。

趙廈是這一輩里唯一已經成親的。

剩下的孩子們歲數大的已經說親了,年紀小的也和趙淩差不多大。

趙辰一聽就開始羨慕:「怎麼你們都上半天課,就我在書院上全天。」偶爾還要被先生留堂。

趙田氏輕輕拍了拍他:「書院是這樣的,你大堂哥也是上一整天的課。」她聽趙辰話里的意思,看向趙淩,「淩兒是上半天?」

趙淩把跟過來企圖往桌上跳的大胖一把抱住放在自己腿上:「文華殿裡是上半天。」

文華殿是比起趙驊這個戶部侍郎聽起來更加遙遠的名詞。

不僅趙田氏感興趣,就連趙爺爺趙奶奶和趙復都讓趙淩多說一些。

趙淩就給他們隨口說了一些相對比較有趣的事情,像是平時的騎射課啊,出去軍訓、學農,暑假在小莊上學養羊收麥子什麼的。

趙淩的課程顯然要比他們認為的四書五經要豐富多彩。

他們嘴上不說,心裏面也悄悄認定趙淩目前的學識肯定不如趙辰。

一天到晚學這些跟科考無關的內容,可能是這會兒年紀還小,還玩呢。

聊了一會兒,趙爺爺他們今天一早過來,馬車顛了一路,顯然是累了,回去休息。

趙田氏就讓人帶著兄弟倆在村裡面轉悠。

這個月份的稻田裡已經半幹了,稻穗金黃低垂,莖稈還能看到一點綠。

趙辰和趙淩就蹲在地頭,開始研究起水稻來。

從水稻什麼時候開始收割,到畝產量,再到種植時間、種植方法,具體到病蟲害、雜草、使用的農具等等。

給他們當嚮導的也是趙姓族人,父母早亡,說是在他們家做長工,實際也是當半個兒子養的,不過農忙的時候一樣得下地幹活,本來以為自己還能不懂種水稻?

結果被他們一連串問題,問得臉都空白了,只能叫了在田間勞作的幾個族叔過來。

一群人從田間討論到祠堂。

趙家的祠堂很大,還有戲台,平時族裡頭有什麼重要活動,都是在這裡進行。

等過一陣水稻收割後,祠堂寬闊的場地也是翻曬稻穀的重要場所。

趙家的族學也在這裡。

不過他們是來看一些水稻種植、收割、儲存和加工的農具的。

一群人聊了半天,沒注意到時間,族學下課了。

原本安靜的祠堂頓時喧鬧起來,一群從幾歲到十幾歲的少年男女,一窩蜂地從祠堂里衝出來,和後世的中小學一樣一樣的。

趙辰感慨:「族裡的孩子真多啊。」

一位族叔笑道:「也不全是趙家的孩子,還有臨近幾個村的,大部分都是族裡的姻親。」

趙家族學教授的其實都是一些啟蒙課程,但一來就設在村里,二來這是唯一一個收姑娘的學堂。

姑娘們會認字會算數,將來嫁人能嫁得更好。

最新小说: 給古早虐文一些新時代震撼[快穿] 朝聖[西幻] 尚書府茶香四溢 讓他為我折腰 女配住在修羅場[穿書] 前夫你們別打了 霸總的惡毒姐姐繼承家業中 農門長姐太潑辣[九零] 小富則安 「驕」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