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耀和趙金娘在他上一科中舉後,就想著給他說親,但那時候田學智覺得自己能考得更好,尤其是在趙家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他很羨慕趙王氏這位小舅媽的能幹,一心也想娶一個官家小姐。
趙淩聽他的想法,只想說話本子看多了。
高門嫁女低門娶婦才是常態。
趙驊當年的年紀才學,也就是能夠讓一個從六品的官嫁一個庶女,這都是下嫁。
趙辰能娶到米氏,那是米家預感不妙,才會下嫁姑娘。
能夠讓女子下嫁,且是官家女子下嫁的情況本來就不多見。
田家確實算得上有錢,那也只是在瀘陽縣內,也沒什麼官身。
田學智的才學比起趙驊差遠了,不太可能讓官家小姐下嫁。
只是話不能這麼說,趙淩故意抬了抬下巴:「不是所有的官家小姐,都跟我娘似的。我娘是最棒的!」
這話也不假。
趙王氏起點不高,作為王家庶女,在王延那麼個封建大家長的思想糟粕下成長起來,原先在娘家的時候根本就沒接受過什麼像樣的當家主母的教育。
她是自己天賦高,學習能力強,又遇到趙驊這麼一個會正經教她學問的相公,最關鍵的是有管老夫人這位師母手把手教導。
成親多年,趙驊的官職做到三品,趙王氏管理家業的水平也在蹭蹭增長。
出身比趙王氏好的官家小姐多了去了,可把日子過得稀里糊塗的不知道有多少。
再說,單單是主母會過日子沒用,還得丈夫靠譜。
像管老夫人、管大夫人其實挺會過日子的,無奈管博澹父子幾個都不會。光靠著她們自己的能力,也沒什麼辦法。
田學智聽趙淩說了一通,頓時茅塞頓開。
他原來只想著娶一個出身高貴又能幹的娘子,接下來如何過日子,壓根沒想過。
但只要往深了想想,就很容易想明白。
真正出身高貴又能幹的娘子,怎麼看得上他這麼一個地主家的兒子?
哪怕真能娶到這麼一位娘子,生活習慣方方面面都不同,總不能姑娘在娘家過得好日子,嫁人之後反倒吃起苦來了?
夫妻過日子是相互扶持,而不是娶到了娘子就萬事大吉,可以當個甩手掌柜。
別說小舅舅和小舅媽,就是看他自己的父母也是一樣的。
田學智一下就把心態放平了,突然不執著於官家小姐之後,發現天地都寬了:「那我要娶個漂亮的,將來生個漂亮的兒子,讓他靠臉當探花!」
趙淩:「……」刺他是吧?
趙淩跳起來追著田學智打。
田學智早有準備,抄起身邊的小花扔到趙淩懷裡,撒丫子就跑。
趙驊和趙王氏剛去管家回來,馬車下來,就見眼前躥過兩道人影。
「又在鬧什麼?」趙王氏佯作生氣,「一天天的,就沒個消停的時候。」
趙驊倒是完全沒阻止的心思,拉著趙王氏進屋:「讓他們多跑跑,把身子練壯實點,別春闈的時候扛不住。今年夏天熱得很,突然又一下冷了下來。春闈的時候別把人凍壞了。」
趙王氏聽他這麼說,一想也是:「是。冷下來了……還沒往慈幼院送東西。淩兒!學智!過來!」
兩個人頓時跟召喚獸一樣,飛快跑到趙王氏跟前一左一右站定:「娘。」
「小舅媽。」
「我跟你們說慈幼院的事情……」
趙驊看著前面三個人自顧自走了,把他一個人丟門口,趕緊跟上:「等會兒說這些,我看看你們功課都做完了沒有。」
天氣冷得飛快。
根據趙淩掛在家裡的溫度計,每天早上的溫度都得比前一天下降個兩三度。
趙王氏都沒等到趙淩和田學智下一次休沐,趕著給慈幼院送去新的棉花,逮著彈棉花的匠人直接在慈幼院裡把去年舊棉被和舊棉襖里的棉花拆出來,混著新棉花重新彈鬆軟了,再填進去。
自家莊子上就栽種了棉花,如今可以放開手腳用棉花。
慈幼院裡總共也沒多少人,大部分還是孩子。
被送到慈幼院的老人,通常活不過幾年。
慈幼院裡的管事娘子帶著兩個能拿針線的老夫人,直接就坐在太陽底下,開始細細地縫新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