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1 / 2)

趙淩見工部侍郎不信酒精能祛除外邪,就拉著他去找太醫令:「我才不是為了喝酒。你不信,找趙太醫問問。」

「你小小年紀就釀酒,還說不是為了喝酒?你家柿子酒還有沒有,給我勻兩瓶。」

「應該還有,我回去問問我娘。真不是為了喝酒,那我還磨豆腐呢。」

「你不是為了吃豆腐?」

「哦,這麼說也是。」豆製品好吃,還是普通百姓能夠用相對比較低廉的價格補充蛋白質的手段。

植物蛋白也是蛋白。

以前豆製品價格一點都不便宜,現在普通百姓也能買得起一點了。

而且豆製品花樣繁多,做成腐乳方便長時間保存,還能補充鹽分。

豆腐衣這種產品擱他上輩子屬於減肥之敵的熱量炸彈,擱現在是補充熱量的好幫手。

他很粗糙地計算過熱量攝入。

他自己大概是一天兩千左右大卡,家裡的下人一天大概只有一千大卡,再底層的譬如他之前學農的孟家,不是農忙時期,一天大概就七百大卡左右,接近輕斷食。

就這,孟家這樣的普通農戶,鹽分攝入不足,更別說是其它微量元素了。

食物品種多樣化更是無從談起。

有些真正窮苦的人家,還在用陶鍋做飯,家裡連口鐵鍋都用不上。

趙淩說著說著,又說起曬鹽的事情。

工部侍郎扒拉他一下:「先把酒精說完了。」

「鹽……」

「先說酒!」

「噫!您這麼凶,我告訴我爹。」

「告訴你爹也沒用。」工部侍郎讓宮人拿了筆墨紙硯過來,「喏,快畫,你要什麼東西,自己畫出來。不然你明天跟我去作坊自己做。」

瓊林宴上,新科進士們寫詩是一項重頭戲。

別人看到趙淩在這兒揮筆潑墨,還以為已經開始寫詩了,就湊過來看,結果是一堆看不明白的圖畫。

祝陽感覺跟著他爺爺「圍攻」皇帝有點危險,湊到趙淩身邊,倒是看出幾分來:「加熱蒸餾之後就能提高酒液的濃度?你要多少原料酒?原料酒是用糧食酒還是果酒,還是都行?加熱用柴火還是別的?要是用在戰場上的話,數量不小,燒柴火恐怕不行。可不可以用煤炭?你以前研究過的速生林,我在老家這兩年種了一些樹種做記錄,忘了給你看。哦,我還做了一些別的記錄,你明天來我家……」

趙淩亂七八糟的研究很多,並不是每一樣都會寫成小論文,挖坑不填的更多。

比起枯燥的四書五經,趙淩的那些小實驗更有趣,而且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祝陽、米希他們都很感興趣。

工部尚書忍不住敲敲桌子:「酒精!」別又拐話題。

這群小子是怎麼回事?

狀元榜眼就了不起?誰還不是個狀元了?

哦,他不是。

他以前也是二甲靠前的排名,沒差好嘛,尊重點好嘛!

「哦。您別生氣。」趙淩敷衍地拍拍工部侍郎的後背,像是在安撫暴躁的慢慢,對祝陽說道,「先在實驗室里把酒精搓出來再考慮別的。等等再試試酒精和烈酒對祛除外邪的效果哪個更好。後續再考慮量產的工藝和消耗。」

祝陽表示贊同:「主要還是糧食消耗的問題。」

「梁州那邊玉米一年三熟,還產甘蔗。不過那邊山地多平地少,大規模種植還得看海州。不過我海州沒去過,不知道那裡究竟怎麼樣。」

「要是梁州、海州的話,酒精生產出來,還得考慮長途運輸的問題。太子殿下在梁州修了一條水泥路,能把水泥路直接從梁州海州修到西面和北面的邊境嗎?現在水泥產量夠不夠?能增設作坊嗎?」

「海州還是更適合種植水稻。缺糧的話,海州邊上其實不錯。」說話的是顧朻,他說著,還拿過筆,扯了一張空白的紙,畫上一段大虞南部的簡略輿圖。

趙淩看他蘸完墨水,就把硯台放到另外一邊,怕他碰翻了,順著顧朻的輿圖看過去,和祝陽一起沉默了。

海州西面是儋州,但顧朻畫的圖是海州的南面,是一個叫寧吳的國家,不是他們大虞的地盤。

一名武將湊過來:「打下來嗎?」

趙淩抬頭一看,叫了一聲:「程伯伯。」

來人是程德本,金吾衛中郎將,太子妃余姝的大舅。

顧朻拱手行禮。

程德本趕緊還禮。

顧朻先前清理過梁州邊境,但是對海州所知也不多,想了想吩咐身邊的燕公公:「燕伴伴,去請吏部的韋郎中和禮部的黃侍郎過來。」

兩位出身海州的官員被叫了過來。

趙淩覺得能不打仗還是不用打仗得好:「在那邊開個互市,交易就好。」

最新小说: 鹹魚她只想吃瓜看戲 在臨安把小酒樓做大做強[美食] 物種不同怎麼談戀愛[快穿] 青燈勘魂錄 族長大人請自重[雙重生] 女尊首輔養成記[科舉] 八零對照組:換親後,我被團寵了 七零美人被搶親,轉頭高嫁大反派 侯府嫡女打脸日常 帝君他忙着追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