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過來看了一眼,看他還真記錄的句句詳實:「吵架可以不記。」
趙淩頓時就卡住了,滿眼迷茫:記,還是不記?
記!
他這個翰林院編修的本職工作就是修書,他要編一部野史,記錄御書房內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趙侍郎,你不能因為趙水靈是你兒子,就有功不賞。」這讓其他立功的人怎麼辦?
趙驊和趙淩聽明白了,這哪裡是為了趙淩在爭取利益,這是要給他們的將來爭。
雖說能夠待在御書房開小朝會的人,已經是大虞真正的權力中心,但誰不想再往前一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趙淩的功勞擱他們身上,他們就能在上頭空出位置的時候,把自己拱上去。
大臣們達成了一致意見,就是要給趙淩升官,但是上頭沒缺。
沒缺也沒關係,可以跟現在趙淩這個工部郎中一樣,增加一個編制,讓他兼職。
趙淩一聽,頓時就對提議的人怒目而視。
他就說這些老頭子沒一個好人!
這哪裡是想讓他升官,是想讓他多打一份工!
他歲數小的時候給他布置功課,現在當官了還給他多安排工作,壞透了!
他坐在邊邊,沒看清最開始提議的人是誰,等看清楚了:哦,是院使大人啊,他的頂頭上司,那沒事了。
翰林院的院使說是負責管理翰林院的日常事務,但翰林院的日常事務包括給皇帝當秘書。
平時翰林院裡,院使就是老大。
聶院使不愧是理論上的官方最強大腦,對於一群人爭吵的問題,提出另外一個解決方案:「臣提議,趙編修升為直院。」
趙淩身上有兩個官職,一個是七品的編修,一個是五品的郎中,一般人們都會挑選官職更高的那個喊他趙郎中。
但五品的那個是兼職,七品的才是正職。
五品的那個不太方便往上升,七品的這個上升空間很大。
翰林學士直院是五品,雖說確實一下子躥得飛快,但趙淩本身就是五品,幾個大臣快速琢磨了一下,覺得這不錯,於是紛紛同意。
一般大臣們要是意見不合,那就皇帝來做主,有時候大臣們還會故意裝一下意見不合,給皇帝一個良好的權力體驗。
可在對趙淩的問題上,不管自覺不自覺的,大臣們都有一種「我看著長大的娃」的認識。
做長輩的,做做晚輩的主怎麼了?
親爹有意見?
親爹有他們品級高嗎?
一個管錢的,管他們人事任命做什麼?
於是,趙淩就突然官升大兩級,變成了翰林院的直院,具體工作是給聶院使當助理。
趙淩第一天去上班,被搶了小蛋糕;第二天去上班,被分走了一半辣子雞丁。
第三天上班,聶院使吃完清蒸魚,開始點菜:「今天這魚倒是新鮮,就是清淡了點,什麼時候做紅燒肉?」
「豬得過年才能出欄。過兩天給您帶鴨子。」趙淩懷疑這小老頭讓自己當這個直院,就是為了蹭他的午飯。
其實他可以回家吃。
不過家裡一樣要送午飯過來,再說回家吃飯路有點遠。
紅燒肉我所欲也,烤鴨亦我所欲也,兩者可兼得,先烤鴨,後紅燒肉也。
聶院使看趙淩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回家,問他:「你下午去哪兒?」
趙淩現在就上半天班,說道:「回莊子,給您捉鴨子去。」
聶院使哈哈大笑,隨即說道:「現在去,來得及回來嗎?」
「來得及,明天休沐。」趙淩已經快速收拾好東西,跟聶院使道了別,腳步飛快地下班,路過沈蘭所在的廂房,探頭進去伸手把沈蘭的食盒收走,又拐去隔壁門下省把管博澹的食盒收走。
宮人已經給他牽了驢子過來。
趙淩給了宮人一點賞錢,騎上大毛出宮,先去鎮國公府瞅了一眼,得知竇榮去桃溪巷了,就沒進去,直接回家。
他剛回來,需要拜訪的人一堆,成親的事情一堆,還要天天上半天班,忙死了。
哦,對了。
趙淩回家放下食盒,上了馬車剛準備走,想起來個事情,從馬車上跳下來往屋裡面跑:「娘!娘!」
「叫什麼叫什麼?」趙王氏正想著是出去逛個街,還是睡個午覺,被一嗓子叫得差點從椅子上跳起來。
趙淩嘿嘿一笑:「娘,我什麼時候辦冠禮?」
趙王氏一愣:「是該辦了。我去算算日子,再看看請誰給你當主賓和司儀。」她突然問趙淩,「你不是有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