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飯菜果然已經送了過來,還真有一小盤清炒蝦仁。
顯然蝦不多,只有趙淩的這一份有,連竇榮的那份里都沒有。
不過兩人的飯食經常不太一樣,起碼竇榮的飯食分量更大。
他消耗大,菜色中牛羊肉占比更高。
聶院使本來還想著趙淩今天過來,能蹭個小灶,結果一看竇榮陪著一塊吃,頓時端著自己的食盒去了一邊。
唉,他家給他準備的也是兩葷兩素,怎麼就跟趙瑞瑞的飯菜差距那麼大?
他正在哀怨自己的鹹菜甲、鹹菜乙、鹹魚、鹹肉,竇榮就給他端過來了一碟子醃脆黃瓜和滷肉,兩個菜碟還沒放下,看到聶院使面前的一堆醃的,重新端了回去,換了一盤拍黃瓜,又劃拉了兩根烤羊排,一碟香菇菜心。
趙淩端過來一碗魚丸湯,看到聶院使面前的菜色,不客氣地把鹹魚端走了。
聶院使很想端著盤子跟他們湊一桌,但那桌子上已經擺滿,竇榮一個人感覺就能占滿一張桌子,自己也搶不過,也不敢當著竇榮的面打劫趙淩。
算了。
這麼多菜他一個人壓根吃不完,要不把拍黃瓜帶回去吃?
這多大冬天的,吃上一口水分充足的小黃瓜可真難。
陛下也不說賞賜一點。
聶院使心裏面嘀咕了一個中午,晚上回家的時候,家裡已經送來了一車新鮮蔬菜,種類不少,分量不多,裡面還有一籃子草莓。
「怎麼沒小黃瓜?」
第145章
竇桓和林姑娘的婚事, 準備了大半年。
別看現在有條件的人家,早則從孩子出生起,晚則從定親起就開始給孩子們準備嫁娶用品, 但從定親到成親, 還有許多東西需要準備。
譬如說房屋購置、新建, 或者翻新, 各種日常器物、金銀首飾等要用時新的款式等等。
像趙王氏給家中子女準備的這類東西, 從剛開始準備到最後實際用上的,起碼換了三版。
最早是有就好, 接著開始講究多一點花樣,再來就是得精巧、得時新。
或者再配合各人的姓名生肖, 不同的時節等等做一些變化。
趙家的許多嫁娶用品,都是用了趙英娘提供的圖樣做的。
趙淩這樣和一個男人成親的, 更是完全出乎趙王氏的預料,準備的給未來兒媳的珠寶首飾完全用不上, 只是東西實在精巧, 捨不得融了重新打,也不好給別人,最後東西還是給了出去,另外再給準備了一份男用的首飾。
對外說是趙淩自己私房裡出的, 實際是趙家的「小帳本」里出的錢。
竇桓和林姑娘能夠大半年就籌備好一切完婚, 已經算是速度快的了。
林姑娘現在還住在貝家。
竇姜氏特意從宮中請了足足八個教習嬤嬤和女官到貝家,完全不用擔心林姑娘在貝家受委屈,或者被貝家人說些亂七八糟的話。
趙淩和竇榮在鎮國公府吃了一頓飯, 竇姜氏和竇桓把大婚當日的事情都跟他們說了一遍。
竇鳳本來要回來的,但中途暴雪封路,回不來了。
竇桓不良於行, 接待客人的任務就交給了竇榮和趙淩。
竇榮交代趙淩:「你那天別喝酒。」
趙淩知道自己的酒量,不逞能:「保證不喝。」
梳理完竇桓大婚當天要做的事情,接下來兩人每天從宮中下班出來,都是第一時間先到鎮國公府,幫忙確定各種婚禮的事項,拉著一群人過了一遍流程。
兩人都是已經成親過的人,趙淩還參與幫忙了上頭幾個兄姐的婚事,對流程非常清楚,列了清單一樣樣核對勾選,沒幾天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梳理清楚,又準備了備案。
竇姜氏實在不善於管理內務,鬆了一口氣:「得虧瑞瑞幫忙,不然我還一團亂麻。」
「娘都已經準備好了,我沒幫上什麼忙,要說也是豆豆幫忙多。」一些錯漏的地方,這麼趕的時間裡補救到位,全都是竇榮搞定的。
這年頭買東西可不方便。
尤其是鎮國公府的東西,費工費力的,想要找到合適的人去什麼地方定製都有講究。
趙淩可不知道這些。
竇姜氏回憶了一下這幾天的過程,發現還真是:「豆豆還會管家?」
竇桓作為馬上就要成親的人,倒是沒以往那麼兩耳不聞窗外事,這次是認認真真跟著一起準備自己的婚事,並且要把自己在神都的家業都給撐起來:「這些年都是豆豆在管家。」
聽說林家是巨富,林姑娘對他的那點產業管理起來一定很簡單就能上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