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好熱鬧。」
「海州好熱。」
趙淩笑著帶他們去落腳:「走吧,去家屬院。」
趙縉一家聽到家屬院都不由自主笑了起來:「這兒還有家屬院呢?」
「那是。這邊的家屬院比鐵脊關的好多了。你現在是從六,院子也比以前的大。」趙淩帶著他們坐上敞篷的馬車,「這裡氣候炎熱,不要吃太多水果,格外注意驅蟲。」
竇榮多提醒一句:「海州潮濕,家裡吃的儘量別儲存太多。物品放置的時候也注意些防潮防霉。回頭這些家屬院的大管家都會給你們一一安排,你們有什麼不懂的,也去問她。」
「好。」
趙淩和竇榮是要去寧吳任職的。
趙縉也不是小孩子了,他們把人安排完,停留了一晚,就繼續帶著王延和林氏往寧吳去。
這次船沿著內河一路行駛了三天,才到了一座正在大興土木的城池。
「這裡是吳州的新州府,一切都還在建設中,條件沒海州那麼好。」趙淩一邊說著,一邊和竇榮一起,一人一個扶著兩位老人家下船。
兩個老人腿腳利索,只不過到底坐了那麼長時間的船,腳踩到地上,總感覺腳底下在晃悠。
竇榮說道:「慢些介紹。先回府好好洗個澡,再慢慢說。」
這一路過來,時序剛進入二月。
他們離開神都的時候還是冬天,一個個都裹得里三層外三層的,連抹布都穿了厚衣服。
前幾日到海州的時候,已經有一種暮春的感覺。
這會兒已經完全是夏天了。
平整的水泥路兩邊,到處都是濃綠翠綠的植物,各種從未見過的花卉開出色彩濃艷的花朵,有些看著是花朵的,近看才發現是葉片。
路邊的一些樹上還掛著奇形怪狀的果子。
饒是王延再怎麼學富五車,頭一回見到這樣的場景,嘴巴里只一會兒一個「嗨呀」。
林氏的詞彙量顯然更豐富一些,一會兒跟趙淩說:「瑞瑞啊,他們在吃什麼啊?」
趙淩就說:「椰子,一種本地水果,一會兒我讓人買幾個來嘗嘗。這邊還開了個加工椰子的作坊,外婆感興趣的話去看看。」
一會兒,林氏又跟竇榮說:「翊兒,他們手上拿的是什麼?」
竇榮順著她的視線看過去:「是本地的粽子,用芭蕉葉包的。」
當地人顯然都認識趙淩和竇榮,有膽大的往車上扔花。
趙淩笑眯眯地把花編成兩個花環,給王延和林氏各戴了一個。
兩個老人家一邊不好意思,一邊又很高興。
林氏笑道:「我都這把年紀了,還簪花。」
「就是個普通的花環,簪花我可不會。外婆會的話教教我,我學會了天天給您和外公簪花。」
城內的水泥路並沒有全部覆蓋,除了縱橫兩條主路外,其餘的道路寬窄不一。
位於吳州府城中心的是吳州府衙,同一中軸線向北,則是他們此行的目的地,翠宮。
趙淩說道:「這是陛下來這裡居住的行宮,我們可以在這兒辦公居住。我一會兒安排人帶你們去沐浴更衣,明天帶你們去遊玩,過幾日我要去寧州那邊,再帶你們去那裡。寧州和吳州很不一樣。」
王延終於反應了過來:「你把寧吳州……拆了?」
第160章
目前在大虞官方, 寧吳州還是寧吳州,但在寧吳本地,官府已經拆分了, 還是在顧潥還在寧吳的時候拆的。
王延看了看整個吳州城的建設規模, 肯定不是一年兩年就能造出來的, 覺得這是顧潥的授意, 就沒再放在心上。
其實幹這個事情是趙淩一手促成的。
要不是人手不夠, 他還準備把寧吳再拆分出兩個州。
不過快了,很快就有人了。
趙淩很快就投入到作為一名吏部左侍郎的工作中, 開始主持各種教育和考試工作,並且主持新生入學。
竇榮反倒是沒有太多的事情做, 帶著王延和林氏逛街遊玩了沒兩天,就被忙得要死的趙淩抓來給自己打下手。
竇榮還是頭一回這麼長時間處理文書和政務工作, 把吳州新年的一攤子事情忙完,還沒來得及喘口氣, 就被趙淩打包帶去寧州, 繼續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