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什麼叫對南洋的路熟?
上次皇后也就是沿著寧吳的海岸線轉了一圈而已, 並沒有到真正的南洋。
她也就去了一次,能怎麼熟?
能熟過竇榮這個天天穿梭在寧吳各大水系之間的水軍頭頭?
簡簡單單一句話, 裡面的水分可海了去了。
但皇后這麼說了,作為小輩還是得聽的。
話是這麼說, 也不能說走就走。
南方雖然沒有北方的嚴寒,但颱風明顯又多又強。
吳州新城沿海, 他們剛到的時候, 剛剛經歷一場颱風。
不少人在路上清掃刮落的樹枝和雜物。
有不少人在撿椰子。
其它水果可能被風吹爛了,椰子這種個頭大且殼硬的問題不大。
也有倒霉的被椰子砸到的。
路上行人看到他們,還熱情招呼:「皇后娘娘,趙侍郎, 竇都督, 快去海邊撿海貨,好多!」
皇后熱情回應:「好!」
然後她還真去了。
劇烈的颱風會把海里的生物吹到海邊,退潮的時候大量留在海上, 成為老百姓們的補給。
如果不撿拾,要麼漲潮的時候被帶走,要麼就是太陽一出來被曬臭。
這是大自然的饋贈。
趙淩把皇后趕海的畫面給畫了下來, 在寄回神都還是自己留著之間,選擇了自己留著。
這些海貨老百姓們除了留著自己吃,一部分還可以直接賣給加工這些海貨的作坊。
最新鮮的還是直接現撿現吃。
這次的颱風不大,造成的損失也不大。
水泥房屋帶來了安全。
吳州城在建造之初,就開始在迎風面建造大量的水泥建築。
沿海的漁民村落確保每個村子都能有一座水泥建造的,能夠應對颱風的建築,確保可以在颱風來臨的時候,儘可能保護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缺少砂石沒有關係,本地漁村有大量堅硬的生蚝殼可以代替,壘出來的牆也非常堅固。
這些海貨原本在當地非常不值錢,小孩子會去撿一些來餵雞餵鴨。
但自從有了可以遠銷內陸的航線,有了加工作坊,這些東西就成了可以換成錢的資源。
錢可以用來買大虞產的大量精美的瓷器等生活用品。
當然餵養家禽也很不錯,吃著海鮮長大的雞鴨,下的蛋又大又香。
這些家禽以及蛋類,不需要運往太遠的地方,本地市場就能消耗個七七八八。
老百姓不關心當家的姓顧還是姓別的,自己生活質量提升肉眼可見。
處理完颱風的損失,趙淩就寫信給女子學堂。
沒過多久,羊氏就帶著十二名學生到達吳州。
皇后對女子學堂的師生們很感興趣,特意讓趙淩把人安排在翠宮居住,甚至還陪同一起參觀遊玩了半天時間,和學生們聊天,談論了她們未來的志向。
「現在想不明白也沒關係,有多少人十幾歲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將來要幹什麼呢?」皇后很容易就能看出姑娘們眼底的迷茫,「我十幾歲的時候也不知道將來要當皇后。」
姑娘們全都笑了起來,神態輕鬆了許多。
皇后笑道:「不管什麼時候,學習總是不會錯的。掌握了知識,就是掌握了能力,機會到來的時候,你們才有能力去把握住。相夫教子是不錯,但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遠大於相夫教子。你們這一步跨出去了,就給後來的女子們踩出去了一條新的路。哪怕走不遠,只能走出去一個腳印,後來的人順著也能走出去更遠。」
這些姑娘們或許還意識不到,如今擺在她們面前的是多麼珍貴的機會。
如果當年她也有這樣的機會,她才不當皇后呢。
皇后娘娘接見完了年輕的女學生們,假裝沒看到竇榮和趙淩的愁眉苦臉。
自從皇后丟下顧潥自己跑了,顧潥肯定不能責怪自己皇后,就每天一封密信罵竇榮和趙淩,怪他們拐走皇后,兩個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