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信沒問題,問題是:「你想做什麼?」
畢竟是自己從小看到大的小孩兒,哪怕現在已經老大不小了,還是一眼就能看出來憋著壞。
趙淩看他這幅警惕的樣子,就覺得不高興:「我就是想讓我娘幫忙給國子監捐點錢!」
沒事會捐錢?
捐什麼錢?
顧朻覺得這裡面肯定有問題,剛想繼續追問,就見他表弟那個壞種未經通報就跑了進來,一進來就瞪他:「幹嘛?」
他是馬上就要繼位的太子好嘛!
給點尊重!
竇榮完全不怕顧朻。
他是聽到趙淩提高的嗓門進來的,想著自家特別好說話的水靈,再想想老奸巨猾的表哥:「你別欺負水靈。他現在壓力已經夠大了。」
寧吳啟用女官的事情徹底曝光,簡直就是引爆了大虞的官場。
得虧他們遠在寧吳,不然都能彈劾到趙淩臉上。
趙淩差點忘了這茬。
顧朻一時間也沒想起來。
畢竟寧吳太遠了,從神都過來的消息大概得延遲一個月。
現在聽竇榮說起壓力不壓力的,顧朻一下就似笑非笑地看向趙淩:「剛不是還說要回去給我撐場子嗎?好啊,回啊。」
趙淩連連擺手:「不不不,我不回去。」
一番爭執後,最後趙淩還是陪著顧朻一起回去了。
皇后捨不得回去,但兒子要登基,她作為母親,肯定要回去。
這次回去之後,她就「升職」當皇太后了,到時候就更加自由。
路上,她還跟趙淩嘀咕:「我們這一走,也不知道翠宮能不能照著圖紙蓋?你不親自盯著,我總有些不放心。」
她要在翠宮養老。
她年少時在苦寒的北境,後來到了神都,就已經覺得溫暖了很多,四季分明。
等有了小琉璃宮之後,冬天可以吃的蔬菜水果品種豐富了很多。
但是她到了吳州後,才覺得原來可以生活得如此愜意,一年四季都可以穿輕薄的衣衫,可以吃到美味的水果蔬菜,隨時都有色彩艷麗的各式花卉。
其實當地百姓的生活並沒有那麼愜意,皇后能夠享受到這一切,那是因為她有足夠多的錢和資源。
有錢人在哪裡都能過得好。
更何況皇后不僅有錢,而且有權。
作為一座宮殿,當然不可能短短兩三年就能建好。
翠宮一直都在修建中,不過規模並沒有很大,比起神都的皇宮,大概只有四分之一。
現在的建成面積更是只有其中的三分之一左右。
趙淩偷工減料……不是,是順應潮流,使用了大量的混凝土為主體,配合大量的花色瓷磚來建造,建造速度比起傳統的雕樑畫棟要快得多,也更加適應本地多雨且多颱風的氣候。
趙淩覺得皇后的擔憂有些多餘,安慰她:「沒事。我讓我大堂姐親自過來盯著,肯定不會出什麼紕漏。等回來要是您有一點不滿意,就讓他們返工。」
沒錯,承接翠宮建造的,就是趙婉瑜的建築團隊。
如今趙婉瑜的建築團隊已經開啟了承包商模式,接下來的工程,靠著黃家和趙家人根本就吃不下,只能分包出去。
但是像翠宮這樣的重點工程,還是自己做的,絕對保質保量。
皇后想到趙婉瑜,放心了,去盯自己小孫女的功課。
顧朻對翠宮怎麼樣倒是不怎麼關心,就是對趙淩跟著是有些不理解:「你不是說不回去嗎?真要給我撐場子?」
趙淩面色凝重:「有些事,總得我回去面對的。」又問顧朻,「大殿上的柱子都包了杜仲膠沒?」
顧朻沒忍住,直接丟給他一個白眼:「你說呢?」不對,「你這麼問是打算怎麼樣?真打算朝會上弄死幾個大臣?」
他要登基啊,別給他一上來就搞出這樣的事情來。
趙淩一本正經地保證:「我肯定沒有這樣的想法,但是那些老大人們的氣性……你也知道的。」
一大把年紀了,天天跟個火藥桶似的,誰知道說中他們什麼了,一點就炸,動不動就炸,偏偏身體還賊好,完全不會把自己炸中風什麼的。
竇榮在邊上說道:「放心。開朝會的時候讓太醫院的太醫們都在旁邊候著。他們要撞柱子,安排好侍衛讓他們把人拽住……乾脆讓侍衛繞著柱子站一圈。」
顧朻抬手就給了竇榮一下:「你少出餿主意!」
真要這麼幹,老大人們立馬就能原地爆炸。
因為要趕著回去登基,一行人沿途並沒有停留,從吳州港出發走海路北上至象州港,轉內河航道,走大運河到達神都。
提前準備好的儀仗擺好,浩浩蕩蕩恭迎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太子妃一行人回宮。
趙淩和竇榮在隊伍中,像是被夾帶的私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