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敏感激地應下。
其實這些年他沒少調理,就是干吃不胖。
他都覺得對不起自己吃進去的糧食。
趙淩對竇榮擺擺手:「我這兒能搞定,中午記得過來一起午膳。」
竇榮覺得他夠嗆能在吏部吃飯,只是沒多說什麼,就往兵部去了。
他這種外放的將領回來,除了大朝會和皇帝召見,並不需要像趙淩這樣坐班,去兵部也只是隨便溜達一圈,看看有沒有搞出新的武器裝備。
趙淩雖說自從當了吏部左侍郎之後,就一直待在寧吳,但吏部肯定有他的位置。
他平時在寧吳也能看到延遲的吏部的各種工作內容,現在做起來一點問題都沒有。
趙文敏也差不多。
他和余飛、余琪都是被照著科研人員的路子培養的,但自從他們的基礎課程完成後,天天跟在趙淩身邊,除了學習以外,自然是趙淩做什麼,他們也跟著做什麼,給當個助理綽綽有餘。
白川到的時候,趙淩這邊已經幹了一會兒活了。
看到白川,趙淩趕緊站起來給白川行禮。
白川回了禮,笑眯眯地考校了趙文敏的功課:「咦?這孩子……」路子有點歪?
嗯,不能這麼說。
白川若有所思:「這就是……大學?」
趙淩微笑:「是。白爺爺覺得怎麼樣?」
趙文敏很有眼色,給白川倒了一杯熱茶,又從帶來的食盒裡,用竹夾子夾了幾樣精緻的小點心擺了兩小盤。
白川很是受用,笑眯眯地坐下,取下腰間的玉佩遞給趙文敏:「很不錯的孩子。」
趙文敏在趙淩的示意下接過玉佩,道謝。
白川在吏部已經待了三十多年,雖然覺得科舉確實不錯,但局限性也很明顯。
國子監改制重開後,新科進士的表現好了很多,只是他總覺得哪裡還欠缺了點。
剛才他跟趙文敏聊了幾句之後,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只是具體怎麼做,他還不清楚。
趙淩其實也不確定。
科舉制度在如今不能說是最好的制度,但肯定是最不壞的制度,推翻是不可能推翻的。
而採用他上輩子的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的培養體系,目前的國力還不支持,大部分人的觀念和財力也不支持,只能在一些相對繁華的地區進行試點。
先一步一步來吧。
吏部的其他官員陸續開始辦公,對趙淩這個不怎麼來的侍郎很好奇。
趙淩這幾年屬於人不在朝堂,但朝堂之上一直有他的傳說。
只不過傳說中只是略微提及趙淩的長相不俗,重點在趙淩做的功績,甚至於婚姻和財富,對於一些新晉的或者是剛從外面調任神都的官員,完全沒料到趙淩的長相會不俗到這種程度。
趙淩很會長,年少的時候線條圓潤,面相更偏向於自己的生母,現在年紀上來了點,青年的輪廓顯現,有了趙驊的影子。
趙驊那是出了名的才貌雙全,一張臉到現在都很帥氣。
趙淩結合了父母的優點,加上也算是從小錦衣玉食,又身居高位,現在的長相氣質,哪怕是從小看著他長大的一些人都會驚嘆,更別說是初次看到他的人了。
景尚書都從隔壁廂房溜達過來,專程過來看熱鬧:「咱們家小水靈長大了。」
趙淩感覺自己跟動物園的猴兒似的,嘆氣:「您就別取笑我了。」
景尚書看著趙淩,有些無奈地搖搖頭,覺得配竇榮可惜了。
但凡趙淩正常嫁娶,這會兒不知道多少人要把自家姑娘送過來。
趙文敏很有眼色地給景尚書搬了椅子過來。
景尚書倒是沒像白侍郎那樣考校趙文敏,很是乾脆地也摘了一枚玉佩給他,難得鼓勵了一句:「跟著你家先生好好學,將來別丟你家先生的臉。」
趙文敏頓時感覺到壓力。
景尚書本來只是過來串門,現在坐下了,就開始跟趙淩、白川一起說起明年科舉和恩科的事情。
「新皇登基,理應開一次恩科,只是明年本就該是春闈。我的想法是,明年下半年或者後年增開一科。」
趙淩和白川對此都沒有什麼異議。
白川說道:「還是放在後年再開。廉租公寓樓的新樓明年怕是來不及建成,後年倒是肯定能再添兩棟,屆時參加考試的舉子也有地方可住。如今神都的住宿……」說著他搖了搖頭。
趙淩剛回來,還沒了解目前的物價,多問了一句:「多少錢?」連一名三品大員都覺得貴。
「靠近貢院的小院,一個月二三十貫,偏一點的一個月也得五貫。幾個人合租一個院子還算便宜的,住客棧更貴。一些地方能住同鄉會館倒是便宜,不過畢竟是做生意的地方,那環境休想安靜讀書。碼頭和新城那邊的房子倒是有便宜的,只是太吵了。有些學子只能住到城外寺廟、道觀去。」白川突然想起來,「你種桃子的那個小湖村,如今文風鼎盛,有不少人租住。」
小湖村距離神都不算太遠,又住著魏學海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