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吉明這個那麼像趙淩的孩子,米氏愛屋及烏:「吉明嚇壞了吧?」
趙辰想起米家女眷們當初的經歷,伸手握住米氏的手。
趙茂說道:「應該有點吧。現在就發狠了要練武。」
趙王氏微微一笑:「是,吉明的天賦還不錯,還沒淩兒調皮。」
趙淩:「……我怎麼就調皮了?」
第189章
趙家人都覺得忙完救災之後就沒什麼事情了, 癱在家裡等過年就行。
結果臨到過年了,趙茂挨了一本彈劾。
趙淩聽到消息的時候,第一反應是:「是不是寫錯了名字, 是彈劾我的?」
雖然他最近沒幹什麼事情, 但樹大招風, 總有人能找到刁鑽的角度來彈劾他。
他吏部的事情都忙完了, 正好坐在翰林院裡跟聶院使聊天, 就見到下面翰林遞過來的彈劾趙茂的摺子。
聶院使把摺子看完,遞到趙淩跟前:「喏, 你看看。」
趙淩人雖然不在翰林院了,可他當初招收的五十名臨時工的編制一直保留著。
反正翰林院的雜活那麼多, 還是有不少人家缺這點貼補的,更何況還有隱藏在貼補後的隱形福利。
再說「部門」已經在這兒了, 預算都已經批了,怎麼能隨便裁撤呢?
單看這五十個臨時工的名額, 趙淩就在翰林院裡吃得開。
更別說趙茂的老丈人就是個老翰林。
趙茂被彈劾, 負責處理奏摺的官員送過來的時候,就把奏摺放在最上面,也不用特意說明,只點了點。
趙淩打開奏摺一看, 都快被氣笑了:「喲, 這罪名還挺大的。」草菅人命都出來了。
彈劾的事情是趙茂陪著神都大學救援隊救災期間處理的各種案情。
洋洋灑灑的奏摺,總結下來,一條是趙茂狗拿耗子, 一個大理寺的去攬京兆尹和京縣縣令的活,並且在此期間殘暴不仁弄出了好幾條人命;一條是趙王氏公器私用,隨意調動朝廷命官給自己漲名望。
作為被彈劾界資深人士, 趙淩一眼就看穿了這封奏摺背後的用意。
表面上看,確實罪名挺大的,但很容易駁回去。
大理寺和刑部負責的案件,其實除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不同之外,沒多大區別。
這屆大理寺卿和刑部尚書關係不錯,忙碌的時候互有借調是常有的事。
尤其是年輕官員,除了兩個部門之間的相互學習之外,還會就近前往京兆府、京縣,學習、處理案件。
趙茂這次跟隨神都大學救災隊出行,是趙王氏作為山長向上申請,最後經過多方考慮和協調,讓這時候相對有點空閒的大理寺出人,最後由大理寺選擇帶隊的人是趙茂。
雖說只是走個程序的問題,但確實是正正經經走了程序,並不是趙王氏和趙茂私自決定的行動。
至於什麼殘暴不仁草菅人命之類,趙茂也已經當了好些年官員了,所有案子都辦得漂漂亮亮。
在村中挨揍的那些人中,沒有一個被當場打死的,也沒有打得皮開肉綻血肉模糊之類,最嚴重的也就是在床上躺個一兩個月的程度。
反正現在冬日農閒,本來也就是待在家裡,都不耽誤來年春耕。
倒是查到幾個可能犯下命案的,暫時被關在了大理寺獄中,得等到年後再審。
趙茂這裡沒什麼問題,趙王氏就更加不存在什麼公器私用了。
神都大學作為朝廷設置的教學機構,此次救援是為國分憂;且攜帶大量物資,申請護衛並沒有任何不妥。
漲趙王氏的名望就更加談不上了,這次所有的救援打著的都是神都大學的旗號。
至於百姓們通過學生們的稱呼,知道趙王氏的身份,感激趙王氏,那也是應屬應分。
怎麼?得到了幫助,不應該感謝嗎?
這種浮於表面的彈劾都不是目的,目的還是在於女子參加科舉和女子當官上面。
這封奏摺看似是衝著趙茂去的,實際上是衝著趙王氏,以及趙王氏代表的一眾女官去的。
翻譯一下就是趙王氏一介女流果然自己幹不成事情,出門不帶著自己兒子就不行,事情還辦得一團糟。
於是就可以順理成章的由趙王氏不行,推斷出女官不行,繼而再推出女子沒必要參加科舉。
這種心思,趙淩一眼就能看明白,人家也沒想著隱藏自己的意圖,也沒想著一下就達成目的,無非就是上眼藥。
可以想見,往後女官們別說犯下一點點錯誤,就是工作做得不夠完美,甚至於十分的工作沒有做到十二分,就要被揪著不放。
趙淩是不理解這群人的想法的,也不想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