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倉促之下,也沒法毫無損失。
起碼抄家的時候,留在神都和京畿的財產,都是放著任由抄沒的。
米家原先在神都的田宅都沒有了,這次要回來,肯定得重新置辦,且必須低調。
趙辰說道:「寫信問一下大哥,看他怎麼安排吧。」說不定米家在神都早就有安排呢?
趙淩看米氏寫信,說道:「讓伯父伯母也一起回來吧。孩子們回來,總得有大人照應著。」
米氏手一抖,鋼筆在信紙上一下掃出一道劃痕,眼眶瞬間就紅了:「我爹娘能回來了?」
「先回來試試。」趙淩覺得問題不大,「父母來看看女兒,看看外孫外孫女總不會錯。要是不行,大不了再去涼州。」
涼州那邊現在各方麵條件不算差,但畢竟冬季漫長寒冷,到底不如神都繁華。
米詔當年也就是個從五品,現在歲數也在這兒了,回神都養老也算是待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
趙淩不確定顧朻讓米家子到神都,其中到底有多少作為質子的成分,但米希不僅把子女送來,還把爹娘一起送來,夠不夠表達出對顧朻的信任以及自己的忠心?
米家影響力最大的米老尚書早已去世,如今的朝中米家的影響力本就不多了,米詔夫婦回來也不會再入官場,應該無足輕重。
趙辰就說:「宜早不宜遲,直接讓爹娘回來過年。」
米氏激動得手不住顫抖,試了兩下沒能落筆書寫,還是趙辰把筆接過來飛快寫了一頁信紙。
信寄出去後,米家月底就到了神都。
米詔夫妻倆只在神都暫時停留了兩天,非常低調地接風洗塵後,就搬去了小湖村。
小湖村如今已經成為神都著名的農家樂聖地。
除了最早趙淩種的兩個山頭的桃樹外,後頭村里人又自己種了幾個山頭。
每年桃花盛開的春季和桃子成熟的就夏秋之際,神都來的客人們非常多。
近些年荷花也逐漸有了規模,夏季的荷花也是一番盛景。
常娘子親自過去指導開發了一系列「農家菜」,美食搭配美景,更有魏家私塾這樣小有名氣的學堂,小湖村一年四季都有不少遊客。
村民平日裡還是以務農為主,但因為這些遊客帶來的收入,如今村里家家戶戶的房子都進行了翻新,也不一定家家戶戶都是磚瓦房,經過了魏家人的設計,迎合了城裡人對田園牧歌的想像。
趙淩親自把人送去小湖村。
看到這樣的小湖村,他都有些不敢認:「我這是多久沒來了?」
魏學海笑道:「也沒很久,去年過年的時候,你不還來過嘛。」
他笑容溫和,看著趙淩的時候滿眼都是喜歡。
作為趙驊的師兄,他被趙淩叫一聲師伯,平心而論並沒有給過趙淩多少幫助,反倒是他家一直在仰賴趙淩的照拂。
偏偏如今已經位極人臣的趙淩,只要人在神都,每年的年禮都是親自過來送,半點架子都沒有。
「都好久沒看過別的時候的小湖村了。」趙淩感慨,又跟魏學海打招呼,「我爹今天臨時有事,被叫進宮裡去了,本來是準備一起來的。」
魏學海和趙驊的交情壓根就不用趙淩多解釋:「他忙他的。」
米詔也笑道:「我都多大個人了,偏你們還不放心,非得送我們過來。」
他們這次過來,直接連著家當一起搬過來了,裝了好幾輛牛車。
要不是小湖村的路修整過,牛車還真未必好通行。
米氏說道:「我說讓人把行李都先安頓好了,你們再過來,也不差這一兩天。」
趙辰也連聲說是。
米家的院子是趙辰買下來的,有五間正房,格局和趙淩在象州府城的宅子很像,就是院子要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他買下來當然不是特意為了給老丈人居住,而是因為他經常跟著趙驊過來遊玩。
小時候他跟著趙驊,現在他也有自己的朋友。
小湖村吃得好風景好,距離神都又近。
雖說環境等等各方面肯定沒有福滿莊好,但小湖村更加簡單,他還是很喜歡小湖村的。
買下這院子也才是去年的事情,正好村裡有人要賣了房子和田地搬去新城,他就順勢買了下來。當時還說價格不比城裡便宜,如今看來倒還真的買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