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走走停停,秦咿有點犯困,快睡著的時候,朋友塔塔發來條連結,說是刷到個超級大帥哥,養眼得很,要秦咿一起看。秦咿腦子不清醒,她沒多想,隨手點開。
連結來自微博,是某場演出的現場錄屏,轉發和評論量都高得驚人。文案部分帶了話題,秦咿看見那些藍色的字跡——
#西南音樂節#、#梁柯也#。
視頻里,天色已經黑透,雖然是露天場地,但幾乎看不到星星。舞台下,觀眾多得數不清,揮舞著螢光棒瘋狂尖叫,聲音實在太亂,秦咿完全聽不清他們到底在喊什麼。
幾秒鐘後,爆閃燈和火焰光效同時亮起,舞台後的大屏幕上出現一個漂亮的暗紅色logo,於此同時,一道聲音,壓過所有喧囂,清晰地傳進每一個人耳中——
「hi,好久不見。」
音質清寒,似荻花臥霜。
滿場尖叫。
秦咿的身子麻了下。
這個聲音——
她認得。
氣氛愈發熱烈,數不清的手機鏡頭齊齊對準舞台。
舞台上,梁柯也黑T長褲,簡單幹淨。他單手扶著立式麥克風,迎著眾人的呼喊微微抬眸,導播的鏡頭立即推進,大屏幕呈現出他此刻的摸樣——
五官立體感很重,輪廓鮮明,鼻樑的線條尤為好看,眼珠黑沉如玉,清清冷冷。不必做任何奇特或誇張的裝飾,他單是站在這兒,就足夠耀眼。
粉絲高舉雙手,呼喊尖叫,螢光棒匯聚成暴雨中的海浪。
梁柯也居高臨下,滿身藏不住的傲勁兒,開口時,清越的嗓音壓過一切——
「還記得壞藤樂隊嗎?」
音落,鼓點聲驟起,吉他和鍵盤馬力全開,強勁的節奏緊縛呼吸。光效與伴奏緊密配合,一束束雪亮的光線,搖擺著,漫射著,遍布全場。
所有人都在燃燒,觀眾、樂手,心跳怦怦作響,血脈僨張。
梁柯也偏了偏頭,面對著狂潮般的尖叫聲,他五指穿過髮根,將碎發全部推上去,露出額頭,也露出飽含力量的眼神。
狼一樣的眼神。
他唱出第一句歌詞。
秦咿愣了下。
僅僅是第一句,就抓住了她的耳朵,也抓住了台下聽眾的耳朵。
密密麻麻的鼓點,不斷震撼、衝擊,然後是吉他和貝斯,梁柯也的嗓音融入其中,又壓過所有,覆蓋全場。
歌詞一句跟著一句,被唱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梁柯也身上,無法移開。他引導一切,節奏、旋律、呼吸,甚至心跳,也主宰一切,是烈度的核心。
梁柯也唱的歌原版是首德語民謠,壞藤樂隊重新編曲後加入搖滾元素,以及二胡和笛子的伴奏,整體變得更激進也更暴烈,衝勁兒十足。
演唱進行到後半段,節奏與情緒都拉緊的那一瞬,所有聲音忽然消失,燈光和屏幕也一併熄滅。
這一招來得突然,觀眾毫無準備,全部愣住。
緊接著,眾人耳邊出現某種弦樂聲,空靈悠揚,由慢轉快。
前排的觀眾最先反應過來,短暫的怔愣後,尖叫聲再度高漲,比之前更加熱烈——
舞台上,重新亮起的光柱里,有一個拿著小提琴的梁柯也。
身形瘦高的年輕男人,腿很直,腰背筆挺,他一手持弓,手指根根修長,側頭壓住腮托時脖頸上能看到筋脈起伏的痕跡。
小提琴的琴音取代了歌聲,盪濯全場,踩著小提琴的節奏,鼓點重新回歸,吉他高亢融入,貝斯、鍵盤、手風琴……
節奏越來越快,快得讓人驚嘆,梁柯也卻絲毫不亂。他微微蹙眉,全身心地沉浸,一手揉弦,姿態流暢而鬆弛,發力時手背隱隱有青筋暴起,琴弓在他手裡或連或跳,極為漂亮。
一串串旋律,不疲憊,不停歇。
觀眾激動到發抖,渾身熱汗,尖叫聲幾乎掀翻舞台。
夜風洶湧,成千上萬的人在他腳下,他們受他感染,熱血澎湃;他們喚著他的名字,將他仰望。
歌曲走到尾聲,琴弓劃下最後一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