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資格賽決賽一直是大型機甲的主場,在所有資格賽中還有巨人賽事的美稱,這是因為三級資格賽對動作和對抗性的要求大大降低,主要考慮的是機甲的速度,參賽的軍校生要想獲得較高的速度,首先需要大而流暢的機甲體型。」
搭檔迅速接話:「沒錯,而今天的決賽這一點也十分明顯,十五台大型機甲中,往屆軍校生的機甲體型偏大,被它們包圍的風雪和燦星只能算是小個頭,但是,他們的速度卻是最快的!」
比賽剛開始,第一集 團和最末集團就出現了較大的分裂,但是大部分軍校生都扎堆在了第一集團,平均速度達到了290:
這在昨天的半決賽中已經是一個足以拿到前三的速度!但今天只是尋常。
裴裴很不想厚此薄彼,但那台銀色的機甲實在是太耀眼了:「繁星盛矜今天的表現依然非常穩健!高速飛行的機甲中很少有人能像她的風雪一樣給人淋漓盡致的乾脆感,在空中就像是在冰面上滑行,每個動作都有純粹的力量和乾淨美,像乘風舞蹈。」
「風雪雖然不屬於速度型機甲,卻因為體型較小容易獲得較大的加速度,而且我們從繁星了解到,盛矜昨天飛出死亡加速度似乎不是意外,這可能會成為她有效阻攔對手的一個點。」
到底是決賽,兩位老師沒像昨天那樣把話說得那麼滿,而是在毫不吝惜地誇讚了盛矜之後,把關注點轉移到其他機甲兵身上。
「何秋也進入到了第一集 團當中,但是似乎受昨天影響,她沒有採取強勁的加速,現在仍然處於蟄伏當中,與之相反的是一直與她並稱為雙子星的鐘星傑,這位軍校生的動作特點似乎一直是冷靜穩健為主,今天卻一反常態.......他追上去了!現在鍾星傑正和冉星並列!」
和鍾星傑的天穹不同,冉星的燦星是一台典型的速度型機甲,體型比風雪還少而且表面做了特殊流線設計,犧牲了部分攻擊性能獲得了速度的絕對提高。
王越和盛矜分析對手的時候提到過他的最高時速達到過400,但是只有一次,目前這個值在360和370之間,已經可以和S級機甲的平均速度匹敵了。
而鍾星傑雖然是典型的戰術型選手,機甲駕駛的能力也絲毫不差。
察覺到身後有人追上,他毫不猶豫地選擇繼續追趕前方的冉星,並且用出了類似昨天何秋那個加速度的拐彎傾斜滑行,阻攔住了對方的路線。
搭檔:「追趕的同時,鍾星傑也絲毫沒有給後方的何進喻機會,何進喻在兩年前就已經獲得了三級機甲兵的資格,但是一直沒能通過二級資格賽,今年或許是他最後的機會,然而,鍾星傑並沒有給何進喻插入前方的空間,天穹的線路封鎖就像鋪天蓋地的蜘蛛網一樣,網住了後方何進喻的行動。」
「這個畫面讓我想起了昨天半決賽的精彩角逐。」
搭檔點頭:「是的,昨天盛矜也採取了同樣的方式阻攔後方的何秋,但是昨天的追逐戰發生在後半段,今天的賽程還很長,一切都還有機會。」
盛矜雖然還在發燒,但是很清醒。
她現在正在冉星、鍾星傑和何進喻構成的第一隊列之後,和後方逐漸分化的第二集 團有一陣距離。
然而,她腦海中卻像有一張清晰的地圖,能清楚感覺到前方涌動的波濤和後方無聲的注視。
昨天的半決賽經歷後,何秋絕不會再給她反超的機會,參加過三級資格賽的往屆軍校生也具有更加成熟的作戰風格,今天一定會一舉超越然後全力封鎖她的路線。
同時,前方的第一集 團也在拉大和她之間的距離,如果不在這個時候加速,很有可能被甩開過大距離後期無法追趕。
觀眾席看到這個俯瞰圖,也緊張了:
「好快啊靠,我看得眼睛都花了。」
「冉星加油!」
「第一集 團真的恐怖啊,鍾星傑昨天果然是在放水吧?」
「晨曦就冉星一個來參加三級資格賽的,結果居然還這麼猛,就離譜,這就是實力斷代和沒斷代的差距嗎?」
「不至於,論作戰冉星和鍾星傑還是不能比的,就速度快罷了。」
裴裴握著話筒,敏銳發現了第一集 團的變動:「鍾星傑抓住了冉星的一個漏洞,險些漂移超越!但是冉星利用大動作擺回來了,速度型機甲在容易出現超越空隙的同時也具有極強的機動性,冉星的操作意識很強,阻止了鍾星傑的這個超越。但我們可以看到鍾星傑仍然沒有放棄,騙到了何進喻一個拐彎之後,他再度加速,沒有用推進器,而是選擇了低空超越!」
觀眾席響起了一陣歡呼。
比賽場垂直高度很高,但是鍾星傑並沒有名副其實地飛高或者壓低,而是選擇了最簡單平直地原地加速,場內只能感覺到前方掠過一陣風。
緊接著,這個加速像是給了其他軍校生信號般,原本還平穩的比賽局勢被打破。
首先就是後方集團的三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