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念晚為此困頓不已。
過去十年,多次實驗,多個模型,成功的也只有一個005。理論上來說,有一個樣本,他就能無限複製,可他仿照005的設計思路生產了多個終端,都失敗了。
他回想005覺醒人格的那個清晨,往前追溯,試圖找出某個獨特的操作節點,卻無功而返。
最後,他只能承認,005的成功,有某種極為偶然的因素,連自己都沒有找到。
同組的同事都說:「要的不是人形武器嗎?有人的形態之後,只要少說話,就不會露餡。最關鍵的是思維縝密、行動力強,能執行軍事計劃。這一點上,人工智慧更好吧。」
可高層還是不滿意。夏廳的高級幕僚來視察過,都認為無法達到他們的標準。
江念晚只得繼續研究。
隨著計劃推進,參與的科學家一邊改進,一邊心裡嘀咕:這個計劃的意義在哪裡?
要搭建一個有呼吸、有心跳,還會自我攝入、生產能量的人體,所需費用逼近十艘軍艦。如果要搭建一支行動小隊,那就是天文數字。
有這些資源,拿去生產飛彈,效率更高些。畢竟一個小隊,動作再靈活、計劃再精密,能造成多大破壞?
再過幾十年,上百年,也許可以規模化生產,製造出物美價廉的AI大軍。對這場戰爭,那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可上級不滿意,他們也只能繼續。
工作的挫折持續不斷,江念晚與005的聊天也頻繁起來。每當他煩悶時,鍾長訣的聲音總能讓他平靜下來。
他很久沒和鍾長訣見面了。前線危急,鍾長訣四處征戰,連基地也不回,更別說來油松嶺。
在相遇與相遇之間的漫長時光里,在孤獨、困頓、得不到回應的絕望中,他只能與005暢談古今,閒敘家常。
他把它當成網線對面的鐘長訣,他跟它聊天,就如同和真正的鐘長訣線上交流。他知道自己可笑又可悲,但他沒有辦法,單方的守望實在太痛苦。
在這綿延的空白中,這聲音是他唯一的慰藉。
某天晚上,聊著夏廳的外交政策,盒子上的波紋忽然停滯了。
突然降臨的寂靜,讓江念晚驚訝又恐慌。「怎麼了?」
過了幾秒,波紋重起:「為什麼現在不讀詩了?」
「詩?」江念晚想了想,進一步確認,「戈齊的詩?」
「之前你常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