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恩人跌落神壇後就越變越離譜了,到底是哪兒里搞錯了?
「你快說啊,你是不是為了我才去的桃花宴?」
顧清晏還眼巴巴盯著胡秀兒問,問的胡秀兒面紅耳赤心慌氣短,又羞又惱,忍不住低聲吼道:
「這有什麼好問的,我本來就是為了你才來的京城!」
顧清晏還想再問問她真的不是為了宋瑜,本來他是沒把宋瑜當回事的,都和離了,就算沒死又能怎麼著?
難不成還來跟他搶人啊?
結果不成想還真來了,胡秀兒還不顧危險救了宋瑜,宋瑜還追在胡秀兒身後被他看了個正著。
宋瑜這個人,就跟一根刺一樣扎到了顧清晏心裡,讓他難受至極。
可他只要一提宋瑜,胡秀兒就生氣,好不容易才緩和的氣氛,顧清晏不想弄僵了,便強忍著,沒再問。
開始慢慢跟胡秀兒解釋,為什麼一開始不告訴她這些。
但是卻隱去了自己讓長公主背黑鍋,故意誘騙周非白出手,將追查到的孟先生下落故意透露給皇上的人知曉,用一些手段逼得於內監越過通報直接去傳旨。
不管怎樣,他還是希望自己在胡秀兒心中的形象高大正義一點,不希望自己留給她的是個陰險狠毒的印象。
他就是這麼個虛偽的人,起碼在她面前,他真實不了。
胡秀兒聽得很認真,她覺得自己知道的越多,懂的越多,才能幫顧清晏,才能報恩。
卻不知顧清晏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明知道不是長公主派人刺殺的胡秀兒,卻任由她繼續誤會下去。
反正今天這道聖旨一下達,長公主就算渾身張嘴也說不清了。
派人刺殺胡秀兒的這口黑鍋,她不背也得背。
長公主也知道這點,哪怕朝廷那邊對刺殺一案已經結案,判定是孟先生主謀。
可孟先生是先太子後人心腹這點,皇上是萬萬不會讓人知道的。
所以,作為孟先生的僱主,她仍然是最大嫌疑人。
一定有些自以為是的朝臣,會認為孟先生是被她推出來當替罪羊的,皇上是迫於太后的壓力,才不得不讓步。
她權勢滔天囂張跋扈,皇上隱忍克制處境艱難,轉而更加同情皇上,更加厭惡她。
真真是好算計,好手段!
長公主越想越氣,氣的臉都變形了,硬是忍住沒大發雷霆摔砸東西打罵下人。
因為這些都被她女兒李寶珠做了,她要是也這樣做,只會被人嘲笑無能暴躁。
再加上宮中傳來了消息,連母后都確定那位孟先生的確是先太子後人,她要是再因為此事大吵大鬧,別說皇上,就連母后都要對她心生罅隙了。
先太子是父皇的心頭刺,是母后最忌憚的人。
莫名其妙跟先太子後人扯在一起,長公主只覺得無比晦氣,還有後怕不已。
她甚至都想不出自己為何會那麼信任孟先生,會那麼輕易就採納了他的提議。
邀請胡秀兒過來赴宴,紆尊降貴當眾展露善意,消除世人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