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去,找路老大夫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弄個桑皮線小作坊,專門製作桑皮線。
盧軍師說縫合術很有用,能大大降低戰場上將士的傷亡。
既然這麼有用,那就值得去做。
胡秀兒覺得縫合術不難學,就是桑皮線有點麻煩。
市面上並沒有賣的,想要很多,就得自己做。
京城不是江南,沒有專門養蠶制絲的,種桑樹的自然也很少,想做桑皮線,得派人專門去南方採買桑皮。
順路再採買些絲綢,南方的稀罕物,弄個南北貨鋪子,應該也可以。
她不指望用桑皮線賺錢,自然得從別的地方把桑皮線的成本賺出來,還有傳授縫合術的花費,都得想辦法賺。
胡秀兒做事的原則是不能白干,不能賠錢,即便報恩也是一樣。
拆了線,張強他們也把晚飯拿回來了。
一人一大碗,有米有菜有肉有蛋,在大船上,只要捨得花銀子,就連席面船家也能給你做出來。
胡秀兒他們一行人多勢眾,還能打,自然不用藏著掖著,該吃吃該喝喝該花花。
張強習慣性說起今日打聽到的人和事,他非常擅長打探消息,會不由自主留意周圍的一切。
今日他聽到最多的是會試,會試開始了,大家都在猜今年的狀元會出在北方還是南方。
大多數人都覺得是南方,南方文風興盛,尤其是江南,才子輩出,獨領風騷。
也有人覺得是北方,南方狀元太多了,怎麼也該北方出一個了。
說不定皇上也這麼覺得,專門點個北方的狀元郎呢。
張強覺得不無道理,皇上本身也是北方人,應該會更傾向於北方的考生。
羅九不以為然,他覺得這個不看南北,主要還是看才華,狀元嘛,自然是最有才華的人才能當。
胡秀兒聽著他們議論紛紛,低頭扒飯,一言不發。
鄭小黑看了胡秀兒兩眼,猜測她可能是想到宋瑜了,他其實到現在都不明白秀兒為啥一定要和離。
宋瑜把戶籍留在了清河村,還專門寫信託同窗好友照顧秀兒,可見對秀兒余情未了,並不想同她和離。
秀兒卻連提都不願意提宋瑜,還有那個勇冠侯,秀兒說了跟那人沒關係,可送信的時候,李知縣他們一口一個「夫人」地喊著,秀兒也沒否認。
鄭小黑實在是看不明白秀兒到底想幹嘛,不過這也不重要,反正不管她幹嘛,他總是要跟著一起的。=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