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兒沒同他和離,跟著他來了京城,日日圍著他,處處為著他,對他百般照顧,溫柔體貼。
他考中狀元,衣錦還鄉,重振家族榮光,青雲直上。
那些畫面太美好,讓他一不小心就忘了現實,不由自主沉浸其中,攪的他不得安生。
宋瑜生怕自己又發瘋,跑去找胡秀兒做什麼蠢事,就給自己找點事做,不成想竟讓趙信有等人跟著又苦讀起來。
算是陰錯陽差的一場誤會吧。
宋瑜不認識眾貢士,眾貢士也不認識宋瑜。
今日終於見到廬山真面目,不由都紛紛打量。
居然這麼年輕,還長得這般俊美,鳳儀出眾,觀之不俗。
讓世家出身的貢士們都暗暗心驚,寒門子弟現在都是這般高的水準了嗎?
天色破曉,禮部官員領著眾貢士,穿過城門,一直走到大明宮前停住。
數丈高的朱漆大門緊閉著,皇城巍峨,王室尊貴,令人心生敬畏。
宋瑜卻只覺得恍惚,仿佛夢裡走過無數回。
辰時,朝陽升起,鼓樂聲響起,朱漆大門緩緩開啟,眾人排隊登上丹陛,等著宮人賞賜宮餅。
巴掌大的餅,聞著挺香,卻沒人會吃。
殿試的主考官可是皇上,按照慣例,殿試會持續一天,也就是說他們這幫人要在金鑾殿皇上面前待一整天。
誰也不敢多吃多喝,萬一在皇上面前失儀,那到手的功名要飛了不說,可能還要惹禍上身。
為了一輩子的榮華富貴,少吃一頓死不了人。
不過皇上這個主考官只是掛個名,真正負責此次考試的是由數十名朝臣組成的臨時機構。
跟會試一樣,有負責讀卷的,有負責收卷的,還有負責監考的,臨時抽調組建,考完各歸其位。
宋瑜一眼就看到了考官中的趙太傅,不由心裡一緊。
皇上這麼看重趙太傅,趙太傅要是當眾否決他的卷子,皇上會不會受到影響?
他這個最年輕的三元及第狀元,對皇上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宋瑜深吸一口氣,讓自己不要多想。
此刻他已經站在這裡,就要拼盡全力。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他左右不了別人,只能管好自己。
皇上到了,宋瑜帶著一眾貢士跪下叩拜,接旨。
考官高聲宣讀了聖旨,宋瑜集中精力認真傾聽。
林永茂專門找的考官跟他們講過殿試流程,殿試的策論題就在這道聖旨中。
而殿試,只寫一篇策論。
由皇上提出策問,貢士們寫出對策,換句話說,就是皇上當眾詢問他們治國方針,他們寫成文章。
再交由考官進行評判,初步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