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打下來,不想著以此為據點,攻城略地,反倒追著顧清晏一個勁兒跑。
胡秀兒沒打過仗,但是顧清晏教過她兵法,她大概知道該怎麼行軍打仗,所以她越琢磨越不對勁。
難道蠻夷主帥覺得攻占幾個城池,比不上拿下顧清晏的項上人頭更重要?
好像也對,畢竟顧清晏是能從蠻夷手中搶回燕雲十二城的神將,要是殺了顧清晏,西北軍群龍無首,蠻夷就能長驅直入,攻入京城了。
想到這兒,胡秀兒不由打了個寒噤。
忽然覺得好像要亡國了,這可怎麼辦?
無意識地握緊了手,直到顧清秋疼的喊出了聲,胡秀兒才醒過神來,趕緊鬆開。
她那手勁,一個不小心能把小姑娘的骨頭捏斷。
好在她鬆開的快,顧清秋的骨頭也沒那麼脆,只是捏紅了,沒多大事。
胡秀兒看著睫毛濕漉漉,臉上掛著淚珠的小姑娘,忙不迭道歉,
「對不住,對不住,我想事情想入迷了,忘了還握著你的手。」
「嫂嫂,我沒事,我不是疼哭的,我是害怕。」
顧清秋忍不住撲到胡秀兒懷裡,哽咽著問,
「你說,大哥哥會沒事嗎?」
「會,你大哥哥一定會沒事的。」
胡秀兒使勁點頭,堅定道。
就算不出門,她也能查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有那個敲登聞鼓的,也一定有貓膩。
傳臚大典後的第二日,宋瑜以狀元身份去禮部參加恩榮宴。
跟鄉試後的鹿鳴宴差不多,是朝廷為新科進士們舉辦的慶賀宴會。
只不過參加恩榮宴的,除了新科進士,還有所有在殿試中出力的朝臣,其中就包括了剛被提拔為中書舍人的齊恆。
中書舍人,正七品,在文華殿、武英殿當值,掌繕寫詔敕。
制敕傳臚大典上,皇上欽點宋瑜為狀元的聖旨,就是齊恆親筆撰寫的。
雖然官階上沒有太大變化,但是職權上天差地別,作為中書舍人,是要隨侍在天子左右,算得上是天子近臣了。
這還不是齊恆最讓人艷羨的地方,最讓人艷羨的是朝堂內有個默認成俗的升遷路徑:
翰林院——文華殿——內閣。
現任內閣首輔,先帝親自任命的三大輔臣之一,崔元思崔首輔,就是走的這條路。
皇上把齊恆放到這個位置,就代表要考量他,只要齊恆好好表現,也許他就是下一個內閣首輔也說不準。
滿朝文武誰能不羨慕?
連林長天都忍不住羨慕,不過他羨慕的不是齊恆,而是宋瑜。
羨慕宋瑜能中狀元,更羨慕宋瑜跟齊恆關係匪淺,不像他,以前得罪過齊恆,現在就算再討好,也不可能像宋瑜那樣被齊恆看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