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應該就是那些想藉此事扳倒賀尚書的朝堂勢力,安插進來的人。
就是不知道是長公主的人,還是太子的人,亦或是那些看似中立,其實也想分一杯羹的人。
上輩子哭孔廟一事發生時,宋瑜只顧著明哲保身,對此案並未給予太多關注。
後來賀尚書倒台,此案才徹底被爆了出來。
只是各種傳聞滿天飛,他也沒看過封存的卷宗,只能根據記憶拼湊出大概真相。
賀尚書肯定是受影響最大的,但長公主那邊居然也沒落得好,這其中一定有什麼他不知道的內情。
不過宋瑜今天過來,是想驗證心中猜想。
他懷疑胡秀兒跟他一樣知道了前世過往,要不然那晚她不會狀若瘋癲哭著嚷什麼「我又活了,你怎麼不去死」。
不會突然非要同他和離,不會貿貿然跑到東河鎮那個地方落戶,更不會跟勇冠侯扯上什麼關係。
而今天胡秀兒沒來,上輩子她可是不顧他的反對,偷偷跑來,還差點跟官差大打出手,救了好幾個書生呢。
宋瑜覺得,人的本性是很難改變的。
胡秀兒哪怕知道了前世過往,本性的正直和良善不會改變,熱血衝動的勁兒也很難收斂。
所以她不過來,是因為知道了前世的結局,知道就算過來也無法阻止,還會給勇冠侯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嗎?
一個懷疑還沒得到驗證,新的懷疑已經產生。
宋瑜忍不住嘆了口氣,想要搞清楚,就得去找胡秀兒,當面再試探。
可他現在想見胡秀兒一面,實在是難於登天。
書生中不知誰高喊了聲,「禁軍來了!」
宋瑜猛地抬起頭,禁軍怎麼會過來?
上輩子這件事最後壓不住了才捅到上面去,這輩子怎麼直接就驚動皇上了?
來不及多想,宋瑜趕忙往旁邊小巷裡走去,他不能再留在這兒了,禁軍一旦出動,就不是那麼容易收場的。
還留在現場,萬一被當成鬧事分子抓起來,可就麻煩了。
臨走前,宋瑜最後看了一眼,只見數不清的禁軍披著蓑衣,如鬼魅一般衝破黑壓壓的人群,迅速逼近。
而帶隊的,竟然是禁軍頭領楊介。
宋瑜的眼皮不由猛地一跳,楊介是天子近臣,深得皇上信任,世人都以為他只效忠於皇上一人,無人可以收買。
卻不知他也有自己真心想效忠的對象,想到最後登上皇位的皇子,宋瑜忍不住想感嘆一句,世事無常。
楊介直接騎馬衝到了最前面,翻身下馬,深吸一口氣,大聲喝道:
「皇上已經命人徹查薛玉樹一案,用不了太久,案子就會水落石出。
你們速速回家去,不要在此逗留。」
書生們在禁軍衝進來時稍稍混亂了一瞬,很快就又聚攏到了一起,還比之前更集中,靠的更近。
楊介話音剛落,便有個書生大聲追問道:「怎樣才算是水落石出?」
楊介面無表情,冷漠道:
「依照律法,該抓抓該判判該殺殺。」
「哼,大人這話說了等同於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