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瑜又是這樣又是那樣的,聽的她腦子都亂了,加上昨晚沒睡好,今天又趕了一天路,實在困得慌。
胡秀兒沒忍住,打了個哈欠。
宋瑜無奈停了下來,沒好氣道:
「你是不是想讓我直接說怎麼辦?」
胡秀兒點頭,又打了個哈欠,這哈欠打起來有癮,一個接一個,實在控制不住。
宋瑜看的直搖頭,他剛才還覺得胡秀兒變聰明了,居然能想到這種法子,擱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結果一轉眼,她就又變回了原樣。
確實有長進,就是不多。
卻讓他心裡軟軟的,這個樣子的胡秀兒,才是他熟悉的那個人。
宋瑜心裡不堵了,也不藏著掖著了,直接道:
「我看不如這樣,先由我出面透露小侯爺來到沁水的事,然後再由你放出風聲,說小侯爺憂心受災的百姓,寢食難安。
我想辦法讓沁水知縣出面,搞個募捐,等募捐的差不多了,你讓小侯爺露個面,見一見捐錢多的人。
最好還能誇他們幾句什麼的,這樣他們面上有光,咱們得了實惠,沁水知縣得了政績。
互惠互利,大家都滿意,事情自然就能辦的圓滿。」
胡秀兒聽得連連點頭,但是想不明白一點,
「為何一定要沁水知縣出面?」
宋瑜豎起兩根手指,
「原因有二,其一,咱們都是外地人,本地富商不一定信得過咱們,但是沁水知縣是他們的父母官,他說的話,他們自然更容易相信。
其二,籌集銀兩隻是幫扶災民的第一步,後續購買農具,購置或者租借牲口,安排耕種,都得沁水知縣去做。
咱們不能只讓人家做事,不讓人家得到應有的好處吧。」
胡秀兒琢磨了下,瞭然道:
「這就跟做生意一樣,不能什麼錢都一個人賺了,只有大家都有得賺,生意才能做得長久。」
宋瑜笑了起來,「你這麼說也對。」
胡秀兒又提出了新的問題,
「如果,我是說如果那些富商富戶遲遲不肯捐錢怎麼辦?
或者他們捐的太少,離咱們需要的銀錢差得太遠了怎麼辦?
咱們時間緊任務重,不能在這兒逗留太久,此事需得儘快完成。」
宋瑜心裡已經有了盤算,他琢磨募捐這事兒不是一天兩天了,但他想先聽聽胡秀兒的答案。
他發現胡秀兒考慮問題跟一般人不大一樣,他也很想看看她跟在顧清晏身邊這麼些天,到底有多少長進。
胡秀兒見宋瑜反過來問她,仔細想了想道:
「要不,我帶頭先捐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