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很奇怪,可他太小了,不知道是為什麼。他那時甚至還很崇拜玉無憂,是他力挽狂瀾拯救了玉家。所以,他老愛圍著玉無憂打轉,不知不覺他已經長成了俊朗的少年郎,可玉無憂看起來仍舊和以前一樣,溫和,卻蒼白。因此,一旦他身上出現什麼變化時,玉無虞立刻就發現了。
那是一種玉無憂在災難終結後已經喪失的活力,是眼睛裡的光亮,是真心實意的微笑,有一天他看見玉無憂在院子裡小心翼翼地摘花時,他就知道,他哥哥有心上人了。
他要有嫂子了?想到這就讓玉無虞高興。這個殘破的家已經失去太多,傷痕累累,一個新成員的到來就像一塊補丁,能消弭過去的痛苦,展開嶄新的未來。
可他實在沒有想到自己的嫂子居然會是安樂公主。他們家是什麼身份?叛臣黨友,大逆同產,僥倖逃過滿門抄斬的罪人。平平安安活著就是他們最大的奢望,哪裡還敢妄想攀附一國公主?這樁婚事可不是走運或其他什麼簡單的東西,它背後有著聖心的深意——這意味著皇帝終於不再懷疑他們了。從此,他們不再是罪人了。
因此,對於這位身份尊貴的嫂嫂,玉無虞一開始就抱有無與倫比的期待、尊敬和喜愛。尤其是,公主殿下還好的出人意料。她十分親切,對他和娘就像對自己的親弟弟和生母一般,而對玉無憂,誰都能看出她的滿腔愛意。玉無虞聽見過安樂公主私下喚他二哥憂郎,也聽說過這婚事完全是安樂公主向皇帝求來的。
「玉二真是走了狗屎運。」嫉妒者這樣說。「玉侯這下大富貴啦。」羨艷者這樣說。不論外人怎麼說,玉無憂跟安樂公主在玉無虞看來都是天生一對。他從沒見二哥那樣開心過,完全像變了一個人。真是蜜一樣的日子呀!一直到皇帝病情突然加重,玉無憂不得不進宮為止。回來時,他臉上的光輝又消失了。
陛下病的越來越重,玉無憂一月有半月都要留在宮中。嫂嫂一心牽掛著父親的病情,新婚的喜悅很快就在府中散去了。又過了一個月,皇帝的病情似乎漸漸平穩了,玉無憂回家的日子也多了起來。可就在那個時候,玉無憂跟安樂之間卻有了些古怪。
玉無虞什麼都沒發現,直到安樂公主有一天問他玉無憂是不是有了外室。
當然不可能!玉無虞不假思索、斬釘截鐵地回答。他以為這只是個誤會,可事情不如他想的那樣,嫂嫂與玉無憂的關係越來越緊張。爭吵終於爆發,安樂公主回宮了,玉無憂幾次三番去求她,她都不願意回來,除非玉無憂交代那外室是誰。
事情鬧得這麼大,玉無虞不由得開始懷疑自己之前的判斷。玉無憂難道真的有了外室?他終於忍不住問他了,而玉無憂的反應讓他十分寒心。可比起責備玉無憂,最要緊的是先讓嫂嫂回來——要讓陛下知道公主回宮的真實原由,他們家一定會完蛋。
然而,安樂公主性情剛烈,百折不回。無論是玉無憂,是他,還是娘,都無法讓她回來。
可有一天,她竟然回來了。滿面寒霜,風雨欲來,但畢竟是回來了。現在一定要讓玉無憂跟那個外室斷絕關係,好好悔過!那時,他怎麼會想到驚變就發生在一夜之間!疑竇生長為爭吵,爭吵演變為吼叫,最後爆發成仇恨。安樂公主朝玉無憂的胸口刺了一劍,而後自盡。滿地是血,比起救人娘卻立刻往宮中跑,她帶來的人更是令玉無虞始料不及——她帶來了國師。
就是從那個時候,他意識到了不對勁。就是那晚過後,他終於知道了他不曾知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