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瑗的話令孟琅十分震驚,雖然孟瓊有些不聽話,可他始終認為三弟的本性是正直善良的。好一會,孟琅才開口道:「木已成舟,現在說什麼也沒有用了。幸好,三弟喜歡岳小姐,她嫁過來總不會受委屈。」
「嫁過來才是最糟的。」孟瑗目光複雜地望著孟琅,「二哥,你根本不懂。」
孟琅確實不懂。男女婚姻,向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使是他們這樣的貴族,也難能自主。孟瓊和岳遙碧好歹認識,孟琅卻連見都沒見過自己要娶的那位小姐。他安慰了孟瑗幾句,最後說:「你嫁人時,我一定會給你找一戶好人家。」
孟瑗苦笑一聲:「哥哥,你我能選擇的人家不過那麼幾戶,無論誰都是一樣的。再說,現在娘和爹哪有心思操辦這些事?娘天天關在屋子裡哭大哥,爹又馬上要出使......」
所有人都以為孟誠是要出使長明,但實際上,他去的是瀛水。
在孟誠看清長明的真實意圖後,他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議和是沒有希望的。於是,他試圖修復和瀛水的聯盟。雖然他之前差點死在瀛水,可這次出使他只帶了三十人。他走得很急,很快,叩問瀛水關門的時候長明都還沒得到消息。
瀛水的君王對這個在他手下死裡逃生的異國使臣十分好奇,便接見了他。孟誠接好了那根斷掉的節杖,不卑不亢地來到瀛水大王面前。這位三十多歲的新君正當壯年,他坐在一張虎皮上,秤砣般的大手撫摸著老虎的腦袋,盯著孟誠的目光中帶著悍氣。
孟誠還沒開口,他就傲慢地說:「徐風的使臣,我知道你想說什麼。無論你給我什麼,長明給我的都會更多。要是我現在把你的人頭交給長明太子,他馬上就能給我一萬黃金。」
「尊敬的瀛水之王。」孟誠彬彬有禮地說,「小臣豈會不知您早已看穿了我的意圖?假如我只是為了說服您放棄和長明結盟,我絕不會來到此地。誰都知道一位賢明的君主必會以自己國家的利益為重,您和長明結盟不僅能得到大量的錢財,還能大大減緩北面的壓力,甚至跨過夢厝河,成就霸業。」
突然,他話鋒一轉,說:「然而,正如您全心全意為自己的國家著想一樣,長明難道就甘願雙手奉出自己的戰果嗎?如今您也看到了,長明沒有告訴您實情。他們的太子一出征,國家就發生了內亂。他們的人馬也不多,最後連我們的一座城池都沒有得到。這樣,您從他們那裡能得到的,恐怕不會如他們許諾的那樣多吧。」
瀛水王的身體稍稍前傾,似乎有些動搖。
孟誠繼續真誠地說:「大王,長明的那位太子野心勃勃,您當是最善於鑑察這類人的。他只帶一萬士兵就敢侵吞一個泱泱大國,當他的勢力壯大後,他還會滿足於夢厝河北嗎?連他親生父親的葬禮都無法阻止他,那麼兩國的盟約想必也不能阻止他了。夫唇亡而齒寒,他如今這樣對待徐風,今後又將把矛頭指向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