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鎮邪一聽,立刻跟孟琅去了山北,正聽到申王出征,破了燕州義軍,殺了偏頭豹的消息。燕州義軍已散,山北局勢大亂,二人根本打聽不到君稚的消息,只得無功而返。卞逆慈得知君稚失蹤,著急不已,卞三秋也有懊悔之意,然而此時山北已經不能去了。第二年,燕州刺史符曉通為申王所殺,至此,山北全境皆沒。
山北一沒,鶴州、長州大危,二州火速聯盟,以橫山為壁壘,與申兵相抗。卞家南遷到徐州,暫住在秦鎮邪和孟琅的屋子裡。申兵的攻勢一日猛似一日,眼看就要打過橫山時,申王忽然死了。山南聞此,額手相慶。
新即位的申國王子才十三歲,難以控制朝中局勢,且山北局勢混亂,此時貿然進攻,恐有後顧之憂。於是,申國攻勢暫緩,山南獲得了短暫喘息的時機。
九年後,申兵再次南下。小申王有令,投降者一律不殺,官者保留原職。然而,長、鶴二州仍堅持與申兵相抗。徐、明二州也出兵援助,參叢則趁機騷擾明、長二州,奪走大片土地。雙方相持三年,終於,申兵攻下了崔牙關,先破長州,再攻鶴州。
徐、明二州見狀,出兵馳援鶴州,南邊瀛水,依舊按兵不動,隔夢厝河觀火。當時,卞安已及冠,他自小跟卞三秋學符,跟卞逆慈學劍,聽說申兵打到了鶴州,他拎著劍就參軍去了,連聲招呼都沒跟家裡打。不料他這一去,竟殺了申國一員大將,得了徐州刺史激賞,一躍成為他座下名將。
申兵遇挫之後,兵分兩路,一攻鶴州,一攻明州,同時派秘使去往參叢,約定合兵進攻明州,事成後平分明州之地。參叢王心動,大舉入侵,明州遭兩軍夾攻,陷入頹勢,鶴州亦苦苦支撐,最終,明州先破,鶴州亦敗。徐州刺史談鋒將自己在書房中關了兩天兩夜,最終親赴前線,與申王和談。
談鋒願意歸順申兵,條件是申人不得殘殺徐州百姓,也不得在徐州大肆劫奪。小申王慷慨應允,率兵火速度過徐州,不曾多停留一日。瀛水觀望甚久,見狀,亦歸順。至此,山南諸州,皆歸申姓。小申王在瀛水南邊白露城立碑記事,大祭祖先,同時令十路人馬從瀛水出發,奔告各州。
山南山北,至此歸於一統。這一年是申業元年,也是羽化島沉沒第二十五年。然而,小申王並沒有滿足於連國的領土,他的目光投向西方,投向那莽莽叢林間的參叢王。他給參叢王帶來的不是明州的一半領土,而是申國的三十萬大軍。
他征服了參叢,又揮師北上,攻破了原先依附連國的衛國諸小國,自此,霧原以南,珊瑚嶼以北,南北杈子山以東,接天海以西,都是他的領土。申業十一年,他將祖宗宗廟搬到婁京,大祭玄鳥,宣告一個空前強大的王朝出現——申朝。當時,他絕不會想到,這個自己一手建立的輝煌王朝會在短短二十年後再次改名換姓。不過,這都是後話,暫且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