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文華忙應了,那拉氏沒什麼精神,正事兒說完了,就擺擺手打發了耿文華走人。
沒多久,嬤嬤就將禮單給送過來了,都是往年府里給別處送中秋禮的單子,每家都得有月餅,光是宮裡,就需得準備八斤,娘娘那裡兩斤,皇上那裡兩斤,然後是宜妃等人,一人一斤,各人口味還不一樣,有喜歡吃甜口的,有喜歡吃咸口的,都得區分好了。
第173章 給皇上請安。
京城中這些年是有許多月餅口味的,原本是入鄉隨俗,宮裡喜歡什麼樣的,外面就賣什麼樣的。可後來,大約是外地的官員來京城的多了,兩廣的,蘇杭的,東北的,山西的,於是這月餅口味也就多起來了。
耿文華是願意每一樣都嘗一嘗的,她最愛咸口的,但府里其他人就覺得很是不可思議。尤其鈕祜祿氏,見她吃咸口的,每次都像是看見了老虎吃草一樣。
這次府里的月餅的事兒交給她了,她自然是要存點兒私心,多給自己做些咸口的。
像是宮裡的那些,她不敢變動,原本是什麼口味的,就還是什麼口味的。但像是往耿家送的,往烏先生家送的,往鑲藍旗都統家送的,她就可以按照自己喜好來了。
年家那邊……本來她也可以自己做主,年家是屬於鑲藍旗漢軍旗,也屬於胤禛旗下,不過因著年氏的緣故,她就沒有自己做主,免得年氏再想多了,若是找了胤禛告狀,那自己可就有嘴說不清了。
再者,也沒必要為這點兒小事情就和年氏起嫌隙,她自己愛吃就自己多留些,別人不愛吃,也不能強硬塞給別人是不是?口味這東西,是最沒辦法勉強的,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嘗嘗鮮可以,但不喜歡的強硬塞給人家,那就不太好了。
那拉氏這身體不自在了,就連中秋也沒有露面,這個中秋節過的,就挺平淡的。府里也沒有準備什麼花燈,胤禛也不得空,所以耿文華只自己帶了小格格去外面買了花燈。
至於弘晝,他是和弘時弘曆他們一起。身邊跟著有侍衛呢,耿文華也並不擔心。
中秋之後就是頒金節,天氣猛然一冷,皇上又有些不舒服,於是今年這頒金節也沒有大辦。
不過,皇上倒是讓胤禛代替祭神了——頒金節是要在坤寧宮祭神的,還要分吃白肉,這點兒耿文華印象十分深刻。
頒金節之後,康熙的身體就越發的不太好。京城裡有一種很古怪的氣氛,胤禛也總留宿宮裡,並不如何出門,本身九阿哥和耿文華是有合作的,但這段時間和紡織廠那邊接觸的,就都是九阿哥那邊的管事了,九阿哥就不曾再露面。
十三阿哥也常來雍親王府,但凡胤禛從宮裡回來,十三阿哥基本上都是要來的。十三阿哥不來,也會是十五阿哥,或者十七阿哥來。
人是很敏感的,察覺到這種風聲鶴唳的氣氛,耿文華就不出門了,每日裡就是規規矩矩去給那拉氏請安。回來就看帳本,寫字,畫畫。